山西市场网讯 (见习记者 高皓月)“全区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9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9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0家,全省占比分别为20.4%、29.5%和37%。”12月27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曦表示。
据悉,这批超过全省1/5的各梯级创新型企业,是播下的一批“金种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板块。近两年来,太重机械、锦波生物、太重轨道、百信信息等40家重点企业,增速持续保持在40%以上,全部集中在高技术制造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希望所在。
陈曦介绍,传统产业中萌生的新兴产业最具“根植性”。太重小挖机、比亚迪、天地煤机、烁科等一批存量入区企业纷纷提质扩能,“接二连三”追加投资。此外,去年引进的晶科项目,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贯通了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产业链,通过链式招商,将玻璃、胶膜、封装、包装等上下游及其配套项目签约落地。截至目前,晶科配套项目已涉及我省3市6县(区)19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产值500亿元。
据了解,今年有上电新能源、华钠铜能等39家工业企业达规入统,新增产值229亿元。1-11月份,厚生、曙光等46家重点企业增速保持在30%以上,净增产值114亿元。纳入全省16条重点产业链的86家企业,实现营收552亿元,增长40.7%。一批高质量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增“四上”企业222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72家,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
陈曦表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锚定“2+1”主导产业体系,依托“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配套,深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储能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基地、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探路领跑。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