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借民俗方言探红楼
发布时间: 2024-12-26 11:00:19    来源:本站

民风乡俗俱在点点滴滴中,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品味与成长。

三晋大地因总体上处于黄河中下游的缘故,气候四季分明,二十四节气在民谚里不差一两天,是节气与时令的活化石,是民俗文化的活地图——黑神话悟空带你走山西,五千年地上文明看山西,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历史上春秋五霸之晋国,盛极一时。三晋极盛时国域东西南北四面八方俱越达——北逾长城及塞外,南过中条治中原,西过黄河达陕北,东出太行拓赵地。人文、族风、饮食、服饰、习俗、建筑,如出一辙,一脉相承。以现治大谈特谈人文与民俗,是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的。正如诗仙李太白哪里人?按现治在吉尔吉斯托克马克,莫非李白是吉尔吉斯人么?李白是大唐人,当站在大唐的角度审视之。托克马克城,是当年大唐西域都护府的碎叶城。如此论来,李白是大唐西域碎叶人。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历史,真实的人文自信。否则,如说印第安人是美利坚人一般胡编乱造滑稽可笑!好些个历史名人,哪怕是传说故事,只要是沾上边就不论青红皂白,一股脑争他个云里雾里头破血流!要名人效应提升人文地价值知名度,无可厚非,如不择手段矫揉造作张冠李戴可就适得其反了。

尊重历史,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才能站得稳立得住成为口碑浇铸下的丰碑。《红楼梦》究竟是哪方神圣写的呢?从运笔与字里行间无可避免的习惯式方言里,是不是能探得一二呢?乡音未改鬓毛衰,从小耳濡目染深入骨子里的秉性难移吧!古代连坐,动不动就诛族……实犯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大忌,是故一锅端连根拔,目的就是断了漏下种子生根发芽东山再起后来居上的念想。三晋的赵氏孤儿就是漏网之鱼,就是逆袭典范。不被诛亦是犯官之家,条条框框被限制许多,已无能与社会正常接触也!江宁织造曹家就是如此,被抄后,曹雪芹身兼八艺却也无能正常谋生,只能在被迫抛弃中贫困交加中走向末路走入坟墓!幸亏《红楼梦》中写到“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让曹雪芹得以后世见天日,否则生如流汉死如蝼蚁,又哪里来的争论与后文……看来文字真是不朽的,特别是名著中的人与事、地与景,都是活灵活现的。《红楼梦》搞活了大观园,与三晋关系万缕千丝;《水浒传》搞活了水泊梁山,那个晋王田虎的势力范围主打在大半个三晋,是不是也该研讨论证一番呢!(郑建军) 

作者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大唐诗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47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