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久以来,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往往偏重于音乐表演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音乐知识结构,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感悟力与创作能力,也制约了学生对复杂音乐作品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表达能力的提高。音乐理论研究借助学术性的探究能够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使表演风格更加多样化,而撰写论文则是对这一过程的系统整理与深入思考。论文写作可锻炼学生的观察领悟、分析思考、综合概括、文字表达等能力,并增强他们的洞察力与创造力,切实实现音乐表演专业的“美育”目标。因此,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高度重视音乐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表演水平。
关键词:音乐表演;论文写作;音乐理论
目前,一些关于音乐表演艺术的研究性论文存在学术理论性不强等问题,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也相对不足,有些论文甚至展现出了类似于彩排日志、教学体会或舞台表演感想的性质。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不少作者倾向于借助深奥的理论来丰富其论文内容,如现象学、阐释学、情感心理学等,以期提高论文的学术层次与深度。而在深入研读后就会发现,这些论文的理论与实践常常处于分离状态,内容或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或随声附和、流于形式,未能深层次分析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缺少创新的见解、独到的观点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音乐艺术的广阔领域中,音乐研究与音乐表演作为两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彼此相辅相成。音乐表演艺术深深植根于形象思维之中,它依赖于演奏、演唱和舞台表演等,将音乐作品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听觉享受,这要求表演者必须深入理解作品,并准确传达其中蕴含的情感、意境以及艺术魅力。相比之下,音乐研究则运用逻辑思维对音乐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探索和理论构建,涉及音乐的各个层面,旨在揭示音乐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音乐创作、表演和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两者相互推动,互为补充。
音乐表演专业论文的撰写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作活动,涉及广泛的知识与深入的思考。在撰写过程中,研究者需广泛了解和掌握音乐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从理论研究、社会实践、舞台表演等方面获取灵感,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分析来丰富和深化论文的内容与观点。其中,共时性比较着重于考察同一历史时期、同一民族或流派的作曲家所共有的特征以及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而针对同一作曲家在不同创作阶段、不同题材或多部作品之间的比较,则能够揭示出其音乐风格的演变轨迹。
在音乐表演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将科研活动融入其中,以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科研成果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撑,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教学实践则为科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教师应当广泛搜集并深入研究专业文献,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深入思考技术处理、风格解读等问题,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音乐应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之中,任何一部优秀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独特的人文风貌。音乐论文作为音乐领域内信息传递的关键媒介,在音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来说,音乐论文写作训练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还能提升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化底蕴,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研究的进步有助于学生突破原有认知框架的束缚,使学生的音乐表演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能够真正地传递情感、触动人心,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深度交融与共鸣。因此,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高度重视论文写作,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悟,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探讨与盲目的实践,从而引导学生的音乐表演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王昭瑜)
参考文献:
[1]代百生.艺术体验如何做学术表达: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的选题立意[J].音乐探索,2022,(3):76-87.
[2]高拂晓.音乐表演论文写作问题与对策:四个案例的剖析和解读[J].中国音乐,2016,(4):134-140+154.
[3]张志英.浅谈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的意义[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6):162+173.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