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城市电梯维保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24-12-19 17:32:32    来源:本站

近年来,随着城区现代化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住宅电梯数量也与日俱增,然而关于电梯安全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大小事故也时有发生。电梯安全本就是“三分造、七分养”,维保不及时或未按规定进行维保,极易造成电梯“带病运行”的安全隐患,存在较大的事故风险。

一、电梯维护保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维保市场混乱、恶性竞争。

电梯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同时,在电梯行业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的前提下,不少专业的电梯维保单位均已经开始转投其他行业了,如此便造成了公司技术力量的下降。另外,电梯维保单位为了抢夺业务,部分维保公司恶意压价,过低的维保价格又必然导致维保公司偷工减料,甚至以修代保,维保质量没有保障,增加了电梯的使用风险。

(二)维保人员技术水平低、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

中小物业公司人员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在持证上岗、电梯定期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编制及进行演练应急预案、制定电梯维护保养制度规范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同时,由于有的高层住宅对外出租,入住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因此电梯内部设施、外部结构人为损毁的现象经常发生,使得电梯维护保养难度加大,入住居民住户投诉率越来越高。

(三)维保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1.电梯使用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电梯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维护保养与安全监管涉及广大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机构、市场局、房管局等部门,而目前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缺乏一个相对明晰的界定,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或责任事故,往往容易产生推诿扯皮,使问题或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

2.监督检查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很多地方的检查还是常规的日常巡查,未采用比对历年的检验检测报告,维保记录、视频监控等多角度的方式,确认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履责情况。同时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对电梯维保工作和维保质量监督存在一些漏洞,给电梯使用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四)老旧电梯数量增多,更新改造缓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的使用量和使用强度不断增大,以我区的电梯为例,仅15年以上的电梯就有153部,从行业内普遍认可的电梯平均使用寿命为10-15年的角度来看,这些即将达到报废年限的老旧电梯已成为电梯安全隐患之一。然而,在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电梯强制报废年限的情况下,许多老旧电梯仍在使用中,并且缺乏有效的更新改造措施。

二、电梯维护保养存在的对策建议

一是使用管理单位配备真正能对电梯管理精通的安全管理人员,切实执行国家关于特种设备“两个规定”相关要求,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配备一些所谓的持证管理人员。维保单位应及时发出书面停梯通知或隐患整改建议,必须要求使用管理单位签字后存档,对因未及时发出通知或建议而造成的事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使用管理者应及时落实维保单位发出的书面停梯通知及隐患整改建议,对因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事故使用管理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是各级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要利用网站、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扩大电梯安全教育覆盖面,增强群众安全防范以及自觉参与电梯维护的意识,提高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三是市场监管部门要在每年一次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加大抽查力度,重点抽查投诉热点、人流密集场所以及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提升维保质量动态合格率。同时,应加大投入,组织专业人员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电梯安全隐患,做到防护与未然。

四是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导的电梯维保体系,逐步建立制造单位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到维保的全过程终身服务负责制。制造单位应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售后服务范畴,指导使用管理者选择的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正确的维保,并在使用管理者就电梯报废更新、移装改造、维修维保等提出技术咨询时给予指导性意见。

五是建议维保人员在岗期间,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培训,并把培训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之中,不断强化维保人员社会责任意识。要明确电梯监察人员在检查企业质保体系时,必须把维保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学习一并列为重点检查内容,从而扭转以往只注重技术技能培训,忽视职业道德学习的局面。

总之,城市电梯维护保养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只有建立坚实的市场诚信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新步伐,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同时加强维保人员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电梯维护保养水平全面提升,才能实现电梯维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服务。(贾鑫) 

 作者单位:太原市尖草坪区 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135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