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其中核心要素是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架构与赋能。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其实,这一提法忽略了一个重大课题的研究,那就是“一把手”文化从哪里来?也就是文化赋能企业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一、文化孕育在企业创业经历的全过程
艰难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企业创业初期,文化的雏形和底层逻辑,首先是信仰和信念的存在。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与磨难,真正的创业一定是缺这、少那的,如果资源都具备了,趋势和机会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没有创业者什么事了。文化一定是一种信念的存在,支持着未来的发展。其中在这里面创业的领军者,他的思维方式与信仰和信念,战略与战术的发挥及运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也是文化是赋能,还是负能,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分水岭。因为创业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有的失败,别人是看不到,或不知晓的。人们只会羡慕一个企业在最辉煌、最高光、最成功的那一刻。而整个创业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无数的,代价是巨大的,最终能够把握时机,走出困境,走向成功是有其底层逻辑和根源的。
二、文化逐步呈现出精神动力对物质的再造功能
知行合一,利益捆绑,此阶段文化已与员工的行为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全员的共同努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文化的背景则来源于将企业愿景与理念,战略与战术,小目标与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合力,以及共同完成对经济目标达成的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渗透会逐步显现,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文化不能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华为的战略目标和使命追求是“领先世界科技,构建自己的生态链”;格力的战略目标和使命追求是“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这些目标的追求与远大抱负,足以构成对企业物质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再造奇迹。
所以,企业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以及物质再造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文化的力量更多地体现在员工对企业愿景的实现与能够提升自身价值的认同。其中制度文化是确保良性运行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运作,进而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其一是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愿景目标制定相应的细则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定,每一次考核都公平公正。其二是相关部门应按章执行、对标检查,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其三是相关部门应鼓励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制度文化与考核机制建设,不仅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够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最终形成有效的体系与品牌效应
此阶段出现了文化的倍增效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任何工作也需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已很难满足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需求,品牌效应是建立在一环紧扣一环的体系建设基础上的。存在即价值,持续则合理,时代赋予了企业不同的市场定位,因此,探索不同时期的创新路径,总结不同时期的经验教训,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企业,一品牌,一特色的细分市场有助于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例如,在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客户进行锁定,深入分析并把握客户的需求,以服务满意,解决问题为导向,努力探索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路径,进而最终实现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品牌效应,就能产生出强有力的倍增效应。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优化工作流程,推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自觉实现良性循环,打造出“没有精细的局部,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整体”的体系化运转体系与行为实践,推动企业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与“蝴蝶效应”。
文化赋能企业经济腾飞,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文化在创业与发展工程中产生,在不断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升。任何企业都需要以自身的优势定位主要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提供可靠、高效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建立其在市场中的声誉。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其卓越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以及自身的性能和适应性而闻名和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的。(王国强)
(作者单位:山西华实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