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思想研究—— 以王艮教育思想为例
发布时间: 2024-11-21 20:44:23    来源:本站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科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路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坚持“两创”方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目标来说就显得愈发重要,其不仅涉及思想文化领域,也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王艮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对王艮平民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王艮;平民教育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坚持这一思想,“两创”的内涵不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与准备,“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接续与提升,二者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创造性转化”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把精华筛选出来、把糟粕剔除出去,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创新性发展”更强调“新起来”。从历史脉络上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拓展、新延伸,丰富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从地域空间上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两创”方针内涵丰富,意旨高远。想要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守自己的“根与魂”,就必须坚持“两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两创”方针中蕴含着许许多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比如明代著名哲学家王艮的教育思想,其在中国哲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儒学平民化的进程,对当代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王艮十分重视教育,希望通过教育达到“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目标。“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他承认人的天赋存在先天性的差别,但反对以此为借口而不教授下层民众。他也反对以后天的贫富差距作为衡量能否接受教育的标准,他曾在家门口贴告示:“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因此,王艮教授的对象甚众,他的学生中,既有官僚阶层,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小商贩、陶工、樵夫等。王艮将儒学平民化,无贵无贱,有教无类,这启迪我们应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面向基层,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也促使王艮的教育方法更加简易化、教育内容更加通俗化。王艮主张“百姓日用即道”,他的教学贴近群众生活,经常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明深奥的理论,所以很受学生欢迎。他倡导“乐学”之道,反对繁琐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件愉快的事,要减轻思想压力,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这样的“学”才是“圣人之学”。王艮秉承儒家思想精髓,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儒家经典,但他不是枯燥地讲述复杂的注疏,而是进行大胆创新,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材料来阐述深奥的道理,使高深的儒学理论变得浅显易懂,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过于关注知识积累、成绩提升,自身压力过大,学习趋向功利化。“乐学”之道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其让人明晰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来滋养心灵、唤醒智慧,让学习变得从容、愉快。同时,王艮“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相契合,引导我们尊重实践,培养“不唯书、只唯实”的思维方式,努力提升自己、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施雪君)  

作者单位:中共阜宁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417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