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目的是人生在世为之努力的终极目标,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它决定和导向了人生目标的选择和实现;人生目标是为接近人生目的而不断实现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事业,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会不断深化和塑造人生目的。清楚人生目的和人生目标的辩证关系可以让当代青年既牢牢把握当下,不断达成自身的阶段性人生目标,也可以更加坚定人生目的,从而为之努力奋斗。
关键词:人生目的;人生目标;当代青年
一、人生目的不断决定和导向人生目标的实现
人生目的是指人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它犹如生命中的灯塔不断指引着人的行为方向,也决定了人在追求终极目的的道路上应当完成的人生目标。
一方面,人生目的的绝对性导向了人们对于自身人生目标的选择。人生目的一旦形成,就会牢牢稳固不会轻易动摇,并且此后的绝大多数实践和活动都是围绕着人生目的来进行的。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毕生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说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奋斗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马克思在他的人生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达成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不断翻越这一座又一座高峰,正是因为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一终极目的在不断的驱动他负重前行。1867年4月30日,他在致迈耶尔的信中写道:“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 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然而,如此巨大的牺牲丝毫没有改变马克思的初心,他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向世界宣布:“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器。”因此,马克思在确立其人生目的时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各种著作的撰写,在各国家的考察和为无产阶级性质的组织和团体出谋划策等各个人生目标汇聚在一起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一终极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的客观性决定和导向了人们对于自身人生目标的选择。有些时候在提及人生目的时,一些人会感到很迷茫或者尴尬,因为他们无法准确、坚定、清晰的提出或表达自己的人生目的,但是无论人有没有清晰的意识到自身的人生目的,它都存在且主导着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并决定和导向着人生目标的选择。究其原因同个人的经历有关,例如有一部分人成长在军旅家庭、高知家庭,因此这部分人往往更容易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更早确立自身的人生目的,并坚定的贯彻下去;而另一部分成长在普通家庭的人的人生目的或许会确立得晚一些,甚至还有一小部分人受到家庭或环境影响对自身的人生目的并没有什么概念或想法,故而在外人看来是无所事事或终日游手好闲的,但是这“一小部分人”的人生目的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是区别于“高尚”的人生目的而言属于“普通”的那一部分。所以,人生目的具有客观性,无论它确立的早晚或者有没有清晰的认识,它都存在,只不过是具有优劣之分。
综上所述,人生目的具有的绝对性和客观性引领和导向着自身人生目标的种种选择,并不断围绕人生目的去实现人生目标,追赶人生目的。
二、人生目标的实现不断接近和深化人生目的
人生目标是在人生目的的指导之下为了不断接近人生目的而完成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事业。对于一位无产阶级战士来说,马克思的人生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那么他的人生目标必然是围绕“实现共产主义”而展开的。
一方面人生目标是不断接近人生目的的,因为人生目标具有主观性、方向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这五个特征,故而人的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在这五个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为人生目的服务的。当一个人选定了一项任务为当前阶段的人生目标时,自然而然就突显出了其主观性和现实性,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人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现了方向性和实践性,在这过程中同他人发生了关系又体现了社会性,因而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得以实现并不断接近人生目的。
另一方面,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在不断深化人生目的。部分人由于家庭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较早的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的,但是由于学识或社会阅历不足从而导致自身的人生目的是尚未成熟的或并未完全定型的,但是此时的人生目的也具有导向或决定人生目标的功能,所以人在这种尚未成熟或并未完全定型的人生目的的指导下去执行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完成人生目标的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感悟,并将这些认识升华后归于自身的人生目的之中,使自身的人生目的更加明确和鲜明。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在不断实现自身的阶段性人生目标时,既是对人生目的的深化过程,也是对人生目的的接近过程。(吴雪峰)
参考文献:
[1]刘建杰.论人生目的[J].品牌,2014(11)
[2]毛豪明.人生目的及其实现途径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