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山西省明确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要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尝试通过推动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理顺景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利益关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山西省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首批参加改革的149家景区景点基本完成“两权分离”或创新经营机制,为下一步进行市场化运营、招商引资打下了基础。
今年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景区景点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定了事业单位性质的实施“两权分离”、不能实行“两权分离”的在景区运营方面拓展产业链、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优化股权结构等6种改革模式,同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149家景区景点首批参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在这149家景区景点中,事业单位管理79家、企业经营70家,囊括了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全国知名景区。通过体制改革,这些景区景点将引进战略合作者参股投资或参与管理,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业旅游运营公司合作,实现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其中事业单位管理的景区景点将实现“两权分离”,企业经营的景区景点将着力创新经营机制。将按照“一景一策”的办法,通过管理经营机构+多业经营模式、管理机构+公司经营模式、整体转让管理经营权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等6种路径推进改革。对于管理体制僵化的景区,能“两权分离”的必须两权分离;对于资源闲置的景区景点将通过退出机制盘活资产,引进优质资本参与开发。
日前,长治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张琼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为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长治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治市正在按照“产业+资本”的思路,以市属企业为主体,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组建“长治文化旅游集团”,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棠表示,太行山大峡谷景区通过旅游资源整合体质机制改革,基本形成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质,通过自身的经营积累,正在稳步发展,从整合初2000万的经营收入,到2017年1个亿的经营收入,景区的良好发展吸引了包括山西晋旅集团、中青旅、首旅集团、中国国旅等规模较大的旅游投资集团来洽谈合作。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公司目前正在与寻求与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合作,通过股权并购、项目合作等形式引进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坚持开放、引进、共赢的发展思路,实现太行山大峡谷井喷式发展。赵瑞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