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 2024-03-26 10:41:54    来源:本站

文本指令生成视频、智能工厂开足马力、智能制造硬核高效……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如何加快人工智能+”发展、赋能产业升级,成为热议的话题。

创新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要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建议,加大对人工智能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构建集多要素为一体、需求快速感知、供需精准匹配的产业大脑。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打造高质量工业数据语料库,构建垂直行业人工智能训练验证平台。

大语言模型助力企业变革

人工智能是机器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模拟,预训练大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人类认知模式的技术路径。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热潮。

随着大模型从聊天、图文创作等领域向外延伸,加速进入生产力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利用大模型解决现实业务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整合、翻译和简单问题求解与规划。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大军说,其已初步具备通用人工智能的部分特性,包括通顺的自然语言生成、全领域的知识体系覆盖、跨任务场景的通用处理模型、通畅的人机交互接口。

专家指出,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的背景下,更多中小企业有机会借助大模型降低重复性工作带来的成本压力,聚焦面向未来的定制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个性化销售等趋势性变革。

智能生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供需两侧的共同推动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开始大规模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实践,人工智能+”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10月,我国累计发布200余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科研院所和企业成为开发主力军。

针对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沿着追求更高精度、挑战更复杂任务、拓展能力边界等方向持续演进,场景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

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时,构造的往往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杨新民表示,要深化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应用研究,如智能感知和自主决策一体化等,着力解决具体行业领域应用的堵点卡点。

通过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当人工智能像水电气一样走向普惠,不仅能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将重新定义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叶军说,在整个智能生态的共同努力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重要引擎,必将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变革、企业效能提升,同时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人民网



【责任编辑 王大元 实习生 荆亚迪】

0.2229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