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太原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19:27    来源:本站

日前,太原市印发《太原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红线的意识更加强烈,消减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健全完善事故隐患整治责任体系,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健全“一件事”由牵头部门组织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链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安全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方案》指出,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的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落地见效,积极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党政责任和能力提升

制定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明确治本攻坚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报上一级安委办备案;将解决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部门职责划分、系统性安全风险管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年度任务清单,持续抓好落实,力争每名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解决1项突出问题。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突出履行职责、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

优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的指标设置,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增加考核权重。

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参照国家模式,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安全生产、消防等法律法规、事故警示教育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参训率应达到100%。

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督促培训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规定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要求,规范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教育培训动态管理。督促企业严格实行特种作业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和职工先培训后上岗等制度并加强日常管理;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判定标准和有关要求作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逢查必考,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必须重新组织脱产培训,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提升安全培训质量。

各生产经营单位以实训为主,常态化组织开展“三违”事故警示教育、应急演练、自救互救等培训。

管理规范和行业试点

开展新制(修)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和定级标准宣贯活动;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减少检查频次、优先复产验收、优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制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按照规定组织开展日常交流、沟通、评价等工作,定期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组织开展国家有关部委制(修)订完善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宣贯活动。2024年底前,巩固村(社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试点工作成果,梳理印发《太原市村(社区)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推动村(社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工作扎实开展。

2024年,在矿山、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工贸、消防等行业领域选取部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建设。2025年,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规模以下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2025年底前,在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单位,推广先进经验。

重大隐患和源头管控

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各类发展规划的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加强各类规划风险防控,强化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衔接,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本)》,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严格准入,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集团公司季查、厂矿月查、车间(安全管理部门)周查、班组日查和企业各级主要负责人带队排查的隐患排查整治规定(高危行业领域要加大检查频次)。

完善行业领域专家、企业退休技安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支撑保障力度,提高排查整治专业性。督促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规定,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体检式”精查,强化源头管控。

及时修订完善地方政府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建立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审核把关销号机制,加大专业指导力度,确保重大事故隐患闭环整改到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

科技强安和技术革新

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矿山、尾矿库、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水利、能源、消防、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烟花爆竹、油气储存、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

按照国家、省标准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太原市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方案,细化任务清单,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督促危化品、矿山、尾矿库、工贸、建设施工、交通运输、燃气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及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在用设备报废标准,加大淘汰更新力度。依法加快推进“小散乱”企业有序关闭、矿山升级改造、尾矿库闭库销号、老旧直流内燃机车报废、老旧渔船更新改造、老旧化工生产装置改造提升、“大吨小标”货车违规生产销售治理,2025年底前推动变型拖拉机全部淘汰退出。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安全生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市属及中央、省属驻并企业发挥好带头作用。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矿山、危化品、军工、民爆、隧道施工等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安全发展和城市消防

督促指导开展经营性自建房、老旧住宅小区、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等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将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电梯安全筑底、铁路平交道口改造、应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打通等工程建设纳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持续深化治理。

按照国家部署推进道路运输车辆安装应用主动安全装置。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城镇建成区消防供水全覆盖,持续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强化本质安全。执法机制和应急保障。

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全链条安全监管的责任体系。聚焦职能交叉和新产业新业态行业领域的监管空白和“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情况,及时厘清职责,消除监管盲区漏洞。

统筹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人员力量,明确权责清单,做好安全检查、安全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

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装备配备,推动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组织体系,优化消防站点功能布局,加强人员力量配备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合理确定队伍规模,强化地方骨干专业安全生产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现代化水平。

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采取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以及对主要负责人和企业“一案双罚”等措施,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实施行业禁入,发生重特大事故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精准执法和社会共治

建立并落实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制度机制,奖励资金纳入各级各部门财政预算。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激励“内部吹哨人”和从业人员积极向生产经营单位报告身边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的合理化建议。

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交叉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精准执法,集中挂牌、公布、曝光、处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辅助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选聘专兼职执法技术检查员参与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的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利用外部专业力量提高执法检查质效。

安全文化和全民教育

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采取安全宣讲、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引导公众践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

聚焦安全生产活动主题和目标,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设置安全生产专题专栏,讲解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安全生产典型经验、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播出安全警示宣传片,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场馆的建设和使用,每年对符合条件的进行授牌。

依托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等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以安全发展、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建设政府安全监管文化;以落实责任、防范事故为主要内容,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要内容,建设社会安全文化的多层次安全文化构架。

持续深化公路铁路建设“平安工程”“平安农机”“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创建工作,规范创建标准,提升创建质量,评选一批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并积极向国家和省推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韩雅琦)



【责任编辑 李佩瑶 实习生 闫慈阳】

0.2247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