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警惕“多病叠加”
发布时间: 2024-01-02 11:36:11    来源:本站

  入冬以来,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暴增,各大医院都是人满为患。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指出,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
  省城的情况如何?年底可能出现的人员流动高峰,会不会造成多种疾病叠加情况,对此,医疗专家有哪些建议?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的主任白丽。
  诊疗量在下降流感占比较多
  “诊疗量确实在下降。”白丽说。就她所在科室的情况来说,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的12月,整整一年的时间内,最初是新冠患者占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患者在这一年中零星出现过几个高峰,但今年秋冬以来,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也都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直到之前的大雪,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但不是说诊疗量下降了大家就可以放宽心了,该有的防护意识还是要有。”她说。
  白丽介绍,每年冬春季节均是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冬季空气干燥、温度湿度较低,加之外界气温的降低,人们处于闭门关窗的室内时间增多,室内空气流通性不强、空气质量不佳等因素都容易造成流感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此外,天冷人体活动量少等因素,也会使得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
  “目前,流行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都是常见病原体,大家无需太过担心。”白丽说。而且,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呈现周期性变化,比如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开始下降,但流感发病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2023年12月24日发布的消息,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
  “叠加感染”患者多免疫力较低
  白丽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多种病原体叠加”的情况确实较常见,但秋冬季一直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叠加感染”在过去也会发生,并不是今年新出现的问题。而且,叠加感染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步叠加感染,比如有的人感染甲流病毒的同时又感染了支原体;另一种则是先后叠加感染,比如患者先感染了甲流病毒,过一段时间后又感染了支原体。
  易出现叠加感染的人群,一般是免疫力低下或受损、长期用激素、患有慢性病的群体,以及不健康作息、长期熬夜,经常过度疲劳这样的人。“还有一部分人是初期感染了一种病原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延误诊治后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出现了叠加感染。”白丽说。她所在科室的病房,很多重症患者都是因为本身免疫力较低造成的。
  防止叠加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减少聚集;进餐及饮水前、上厕所后、触碰到公共设施之后,我们都要及时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白丽介绍。
  同时,她还建议居家、办公室要定期通风,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空气流通,还能降低病原体浓度,减少被感染或叠加感染的机会。“不要因为天气冷,或者觉得家里窗户密封不好就不开窗。”
  另外,今年冬季流感的流行趋势仍不容小觑,对此,白丽建议,如出现流感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正确治疗,尽快康复,也是预防叠加感染的重要一环。
  应对呼吸道感染中医药有良方
  在治疗呼吸道疾病过程中,中医药有没有特色优势呢?对此,白丽表示,通过这几年的临床检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呼吸道疾病可加快患者康复。“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在于抓取疾病的共性规律,因此,对感冒、流感、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疾病,中医的理论认为,只要在来犯路线的关键‘隘口’做好防范,就一样可以阻断‘敌人’的进攻。”
  白丽介绍,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讲究的是辨证治疗,比如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后,首先要辨别是风热还是风寒,风热引起的喉咙痛、黄痰黄涕,可以用清热解毒化痰的中成药;风寒引起的咳嗽、喉咙痒、流清鼻涕,可以用祛寒解表补肺气的中成药;如果是燥咳、干咳,没有痰,咳嗽声像撕布,就要润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发烧,可采用中药、中成药、刮痧、沐足、艾灸、捏脊等方法,让孩子微微出汗,就可退烧。如果是咳嗽,中医推拿和敷贴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同时能够缩短病程,减少疾病加重的机会。”
  “现在大家都喜欢给家里备药,也常常有患者来咨询该给家中备些什么药,我的建议是可以备一些中成药。”白丽说,比如连花清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也都是“分症”治疗的。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最有效
  说到预防,白丽表示,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只要按要求在专业机构接种,都能有良好效果。“尤其是流感疫苗。”白丽说,当前情况下,流感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老人、孕妇以及儿童应尽早接种有关疫苗。
  那如果已经出现流感样的症状,但是没有确诊自行痊愈的情况下,是否还应该继续接种流感疫苗呢?对此,白丽表示,这种情况下也建议接种疫苗,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和亚型可以引起流行,感染了某个型别或者亚型后,还有患上其他型别或者亚型的风险。流感疫苗则是覆盖了多种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多价疫苗,如果感染上了某种型别的流感后接种疫苗,其中包含了其他型别的流感成分,依然能够发挥预防该型别流感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人体就会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能有效降低流感发生率以及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概率。
  2023年12月9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中也明确指出,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属于建议佩戴口罩的场景;而进行体育锻炼时,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属于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场景。“口罩可以作为保暖工具使用,但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口罩必须专人专用,不能交叉使用,误戴、错戴的口罩要及时更换。”白丽说,而且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023年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发布会上,专家表示,公众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应加强四方面防护措施:一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科学佩戴口罩,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二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三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四是大型聚集活动的举办方应落实通风、消杀和健康提示等责任。
  各地疾控部门最近也都发布了流感流行提示,强调要戴口罩,并表示今冬明春,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存在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对此,白丽认为,“学会戴口罩比要求戴口罩更重要”。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51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