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行走在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目之所及皆是美丽乡村画卷:初冬明媚的阳光洒落在宽宽展展的道路上,洒落在街头巷口里嬉戏的孩童身上,他们冬日暖阳般的笑声,让安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活泼而生动……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洋溢着昂扬精气神的村民,无不在诉说着坂地村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故事。
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精神家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坂地村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治理优”为目标,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把促进乡村发展的文章做在“融合发展”上、功夫下到“富民增收”中,内外兼修、夯基固本,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散发着发展的活力。
大美乡村入画来
“现在要比过去强百倍。过去住破瓦寒窑,走土路,出门要是不巧碰上个车,晚上还得洗衣服了。”现年62岁的孙改英想起以前的生活就闹心。“我们这儿过去流传着一句话:‘坂地吴家山,吃水很艰难,洗脚水还要做了和和饭’。”坂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温锦滨接过孙改英的话说:“村里留不住人,有本事的都往外面跑。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本村的姑娘都想嫁出去,小伙子找对象都成了难事。”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从改造基础设施开始。为了彻底改变坂地村落后的村貌,坂地村“两委”抓住介休市“村企联建”美丽乡村的政策机遇,依托金泉集团的资本优势,先“输血”再“造血”,对坂地村的道路、上下水管网、煤改电、外墙保温、厕所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并完成党群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你看,这是我们的垃圾分类桶。这方面我们可是榜样。”村民温桂花指着大门口红蓝黑三个垃圾桶,得意地对记者说:“我们坂地村还是晋中市整村煤改电第一村呢。”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坂地村通过一系列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村民全部用上卫生无害化厕所,实现雨污分流,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外墙全部加装保温材料,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供热难”等问题。
短短几年时间,坂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介休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山西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村”。“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既是一件做到村民心坎的大事,也是我们村为发展壮大集体产业筑巢引凤的前提。环境好了,村民才有幸福感,企业才更加愿意投资。”温锦滨讲道。
产业兴旺在路上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坂地村立足村情,明确“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发展目标,以“能人带头、村企联建”为抓手,撬动工商资本“上山下乡”,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盘活沉睡资源、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根据农产品上市季节,举办了多场多类对接活动。通过和电商平台合作,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帮15户农户售卖2万余颗土鸡蛋,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题。”武海峰是当地一家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坂地村名副其实的“新农人”。在他的带领下,坂地村农业生产着眼于销售市场,不仅开辟了销售农产品的展厅,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拓宽农副产品销路。
“我们就是要在强化主导产业、保障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前景好’的现代特色农业。”坂地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永盼介绍说:“我们还让农产品向基地拓展、向园区延伸,动员有创业意愿和有条件的在乡、返乡人员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初加工搬到田间地头,精深加工搬到厂房车间,在解决部分村民就业的同时提高农产品价值。”
“我是去年回村来的。”村民小珍在外打工多年,去年春天她听说来坂地村品尝特色农餐、观赏田园风光的游客越来越多,就和家人商量回村发展。“我现在在村里划分的位置摆了个小摊,卖我们当地的柿子、小杂粮、酸枣产品等,以后想往加工方面发展。”
“今年上半年,研学游接待量上万余人次、旅游接待量5万余人次,村民们靠着乡村旅游增收致富。”刘永盼对这个逐年递增的数字还算满意:“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构建集农产品销售和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精品农文旅融合景区,将产销游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同时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开发乡村民宿,增加村民收入。”
幸福生活在蝶变
漫步在坂地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传统的晋中窑洞式民居,青石砖、木栅栏围起来的雅致小庭院,长满各类蔬菜的门前小菜园……循着欢快的笑声,记者走进村里打造的老院子农庄,二号院里的游客有的在聊天喝茶,有的在秋千椅上闭目养神;一号院的游客则在“半亩鱼塘”边看白鸭戏水,或挥竿钓鱼……初冬已至,秋色未褪。记者采访当日,处处皆是游客身影,或合影留念、或驻足观赏,陶醉在“介休后花园”的美景之中。
从2018年开始,坂地村挖掘利用旧村闲置的宅基地资源,通过修复、复建等方式,将闲置的约60孔窑洞打造成传统农家院落。目前,已建成包括“老院子农庄”在内的3个传统农家小院。村民还在道路两旁的农房白墙上画上生动形象的墙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一个月有3000来块的工资呢!”村民宋晓琴对自己的收入很满意。“生意很红火,国庆节期间每天都有7-8桌的客人。”农庄忙起来的时候,她还会请附近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元的收入。
随着坂地村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坂地村的吸引力也随之显现出来。从2022年开始,陆续有4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向村里递交了转回手续的申请。坂地村会计、“90后”彭伟从不后悔两年前的决定:“我认为乡村是青年人发展的沃土,看着家乡建设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有心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理想之花在乡村绽放。”
从加强文明建设硬件,不断完善农村书屋、文体活动室等文化基础性设施,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一系列自发性文化活动,坂地村不仅在塑形,更在铸魂:村里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每年为成绩优异、被高校录取的新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营造浓厚的爱学争优氛围;建立大学生队伍微信群,及时发布最新动态消息,壮大人才队伍力量;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形成能人带动、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这种崇尚学习的氛围,激发了每一个坂地人建设家乡的热情,也为坂地的发展积蓄和培养了后备力量,更为坂地的未来铺就了一条有序循环的幸福大道。
专家点评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也是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是广大农民富裕富足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是治理有序充满活力也是乡风文明繁荣发展的乡村。
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以生态宜居为抓手,以产业兴旺为引擎,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形成了一条相互促进、有序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勤劳质朴的坂地村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让坂地村实现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坂地村人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让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渐渐成型。
今天的坂地村,兴了产业、聚了人气、添了人才;今天的坂地人,稳了工作、增了收入、绽开笑颜。相信坂地人会坚持不懈,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完美绘就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王曙光
【责任编辑 董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