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深秋季节,行走在万荣县汉薛镇薛村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房前屋后、院落窑顶、巷道两旁一箔箔一片片橙黄色的柿饼,在温暖的秋阳照射下,农民们有的翻晒整理,有的加工定型,个个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该村把发展柿树经济林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到目前,全村发展成片柿树900多亩2万余株,零星柿树5000余株,年产鲜柿500万公斤,加工柿饼130多万公斤。该村还加强产业链条建设,打造营销品牌,运用镇政府注册的“蜜罐罐”“钱串串”“凌霜”3个柿饼商标,引导农民加工柿饼,变卖鲜柿为卖柿饼,实现加工增值。目前,“蜜罐罐”等品牌的柿饼畅销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并远销日本等国。柿树已成为薛村沟村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和“摇钱树”。
今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薛村沟村党支部、村委会支持脱贫群众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窑顶、闲置场地,发展以加工柿饼为主的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致富渠道,重点把发展脱贫户和监测户高质量庭院经济作为其精准帮扶的重要措施,扶持41户有发展潜力的脱贫户加工柿饼增加收入。该村为每户发放奖补资金2000元,帮助每户添置了一台电动柿饼加工机,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为群众添置了晾晒箔子、防鸟网套、防雨塑料布等。同时,该村注重加工柿饼的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利用大喇叭讲解电动柿饼加工机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组织专人深入脱贫户指导柿子脱皮加工技巧,保证有能力者都能上机操作。此外,村“两委”还及早动手,与太原、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等地20多家客商联系,具体商谈销售柿饼事宜,确保好柿饼卖出好价钱。目前,在该村扶持的41户脱贫户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达到6户,一般户仅加工柿饼收入至少都在1万元以上。王成林
【责任编辑 董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