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汾西县僧念镇段村,有了些许的凉意。但在村子的文化广场、口袋公园里依旧可以追寻到“花痕绿意”。村民们乐在其中,击打着鼓点,载歌载舞,引来游客们驻足欣赏,时不时拿起手机“咔咔”拍照。沿着村主干道往深处走,烟火气越来越浓了,“小作坊”一条街上,凉面坊、牛总烩、豆腐坊、醋坊……热热闹闹,生意红火。“农家方寸地,增收聚宝盆”,说起段村的新变化,村民张玉英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兴冲冲地领着记者往“便民服务中心”走,原来她在村里义务帮助清洁卫生,获得了“积分”,今天准备去兑换生活用品。
乡风和 生活美
推开大门,掀起门帘,“便民服务中心”呈现在眼前。“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的服务宗旨,标注在墙壁上,几名工作人员坐在标语下方操作着电脑忙碌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李佳莉正在耐心地为村民答疑解惑。稍等片刻,张玉英熟络地和李佳莉唠起了家常。李佳莉拉着她的手对记者说:“张玉英是村里的星级文明户,既是养殖能手,也热心公益事业。为了鼓励村里像她一样的善为义举,我们在这里设立了‘扶志驿站’,通过积分来换取生活用品。这样村里的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少了,良好的村风也树立起来了!”经过积分核对,张玉英领到了一袋“奇强”洗衣粉,“礼品”虽小,但张玉英很高兴,她对记者说:“现在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都愿意为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李佳莉介绍说,段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契机,将六个自然村划分6个小网格、18个微网格,推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推行说事议事制度,广纳党群意见建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便民中心服务功能,实行村级民事帮办代办,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便利化的需求。为营造文明乡风,段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户”评选活动;利用农家书屋、扶志驿站,激励群众主动参加义务劳动、文体活动和清洁庭院;引导移风易俗,厚植清廉文化……
村民办事不愁,生活也丰富多彩。来到日间照料中心,棋牌室里“兵来将挡”,书法室内挥毫泼墨,阅览室里畅游书海。73岁的郭双英老人对记者说:“以前只能待在家,一天天数着日子过。哪像现在,有地方吃饭、下棋、打扑克、健身,还能免费理发、洗浴。农村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到了午饭时间,日间照料中心的厨师赵文丽推着餐车把饭菜送了过来。老人们围桌而坐,笑声环绕整个餐厅。73岁的郭文才高兴地说:“你们看看,现在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不仅有食堂、公共浴室,还有棋牌室等,我们吃饭、娱乐两不误。”
规划好 环境优
站在段村南垣制高点俯瞰,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水泥路笔直平整,房屋错落有致,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整齐地排列在路边……李佳莉介绍说:“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段村因地制宜,在村庄规划上体现风貌美,突出黄土高原乡村窑洞民居地方特色,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停车场、廉政广场、口袋公园,配套了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现在正在引导村民发展‘五个一’庭院经济,一片菜园、一笼土鸡、一棵果树、一个土炕、一桌土菜,打造生态优美的庭院环境。”
记者跟随李佳莉走进村民蔡文明家,但见五间大瓦房宽敞明亮,前面儿贴着白色瓷砖,顶上盖着红色瓦片,红白相间,门口的照壁上彩瓷贴成一个金色大“福”字,寄托着他们一家人的美好愿景。蔡文明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家装上了取暖设备,既环保又省钱省力;新盖了厨房、浴室,生活快赶上城里人了。”老蔡家的新生活,是段村发展变化的生动写照。现在的段村,自来水入户,家家铺设了排污管道,动力电、5G网络全覆盖,实现了冬季取暖清洁化,公共浴室、理发室可以让全村人免费洗浴和理发,村集中式光伏和屋顶光伏绿能与储能配套,形成了一个小型虚拟电厂,保障全村生产生活用电。
村委会隔壁的段村小学改造项目也已完成,校园内大树参天,环境优美。村里聘请专家规划,建设红色教研基地,布设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非遗文化、锣鼓艺术四个展厅,开设一堂“精品课”,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以段村——师家沟清代古建筑群——县委党校为主线的红色和国情研修线路。
产业兴 腰包鼓
在村里走了一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段村流转了70亩土地,以政府统筹资金和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规划实施智能化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大棚,发展以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段村重点打造‘一心一街一基地六大产业’,即党群服务中心,商贸一条街,红色教研基地,养羊、养牛、双孢菇、花卉、蔬菜、庭院经济六大产业。
这些产业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以段村养牛专业合作社为例,村集体将40万元以持股保底模式注入合作社,合作社在扩产繁育的同时,吸纳本村劳动力务工增收。村民任五平对记者说:“我除了在家干农活,还在牛场打工,每个月能挣3000元。”此外,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户的种植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种植产量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段村因地制宜,瞄准特色街巷产业,践行“支柱产业+小作坊一条街+夜经济+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将农户闲置门店全部盘活,打造了小作坊一条街,目前已招商进驻12家市场主体,培育了段村味道、四方小院、露天电影、K歌广场、网红烧烤、青年集市、地摊经济等乡村振兴新业态。李佳莉介绍说:“段村小作坊一条街是以段村村投公司名义,统一回租新村沿街门店及农户庭院,统一标准建设,统一外租段村农旅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平台销售,采取免租金或实行租金补贴、给商家发放销售奖励金、给游客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吸引全县各乡村小作坊、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及集市夜市入驻新村,打造县域范围内小作坊集聚的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增收致富。”
优美的环境,丰富的业态,引来了如织的游客。他们在学习红色文化、欣赏民俗表演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段村的美味。老蔡羊汤馆经营户武红静欣喜地对记者说:“村里的散客很多,生意越做越红火!”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专程冒雪来到段村,考察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如今,这个小山村把殷殷嘱托转化为奋进动力,努力建设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谱写山乡巨变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柳飞
专家点评
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宜居角度讲,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住房舒适,二是要整洁卫生,三是生活便利,四是办事快捷,五是方便交往。从宜业角度讲,要综合机械化、智能化、智慧农业、电商等新技术,为村民从事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从和美角度讲,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地方特色产业。要弘扬“和善有爱”的道德观,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
段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基础设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人居环境、弘扬美德乡风文明,打造了沉浸式、体验式于一处,休闲式、展览式于一村,融传统文化与现代商贸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建成了现代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宜居、具有发展前景的和美乡村。
山西农业大学程景
【责任编辑 董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