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乡村行 看振兴】乡村治理的“固庄经验”
发布时间: 2023-11-15 09:50:37    来源:本站
  • 固庄村为村民打造可拎包入住的馨固庄园幸福小区。

  • 张三虎为河北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团介绍“固庄经验”。

  • 固庄村举办第六届家庭才艺节。

  •   10月31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固庄村委会大院,绿树掩映下的初心园一大早就迎来一批客人。扩音器里传来阳泉味儿的普通话,通俗易懂,金句不断。循声而去,原来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三虎,正在为远道而来的河北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团讲解乡村治理的“固庄经验”。“2015年以来,全国25个省份共计18万余人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固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规矩村、文明村、幸福村。‘固庄经验’已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村党支部副书记任丽慧自豪地说。
      固庄村位于阳泉郊区北部、河底镇西南,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定制度、立规矩,走出了一条制度管村、民主治村、文明兴村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制度管村 筑牢治理根基

      村委会办公楼前,是固庄村的初心园。园中一座形似翻开书页的石雕格外醒目,上面刻着“牢记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黑色大字。手抚石雕,固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三虎说:“这是固庄村的‘规矩’。”
      张三虎口中的“规矩”就是《固庄村村务管理执行标准汇编》,大到十年规划,小到养犬管理,共有72项。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以前村里乱,就是因为没规矩。”张三虎说,干农村工作,有群众参与就不难。一些工作群众不买账,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紧扣群众所想所盼。定制度立规矩,首先要给村“两委”和党员定,党员干部违反制度加倍处罚,其次要聚焦群众期盼研究制定制度。要给最难管的人和事定最严格的制度,最后还要把遵守制度与村民的福利挂钩。
      有村民把自家的宠物犬放到小区外头,违反了村务管理执行标准中的《养犬管理规定》。村委会详细核实后做出处理:停发该村民一年的福利待遇。之后村里再没发生过同样的事。
      村民守规矩,村干部同样得守规矩。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召开“交账会”,是固庄村雷打不动的规矩。一年下来,花了多少钱、干得怎么样,村“两委”要给村民交账,向村民汇报。对干部的汇报,村民评一评、议一议,有疑问当场提出。
      “我最关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每年都要问一些相关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村民张秋风说,他每年都会参加“交账会”,全面了解村里的情况。
      “只要干部没私心,群众就会有信心;没有规矩胡干事,终究不是长久事;光想当官不干事,一届下来没你事。”这则出自张三虎之口的《爱廉新说》,现已成为固庄人的广泛共识。多年来,固庄村形成了一套说了算定了办的制度。这些制度大家定、大家守,“制度管村”深入人心。村民们笑称:“俺村人不怕干部,就怕制度。”

    民主治村 创新治理格局

      在依规办事、有章理事的基础上,固庄村大力推行民主议事,创新实践“六议两公开+全员承诺”工作法,创办《固庄周刊》,开设“固庄论坛”,“在引导中带领群众、在示范中组织群众、在服务中凝聚群众”的乡村善治“固庄经验”逐步形成。
      在全国推行多年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基本工作程序。固庄村在“四议两公开”基础上,又增加了“动议”和“民议”环节,创新形成“六议两公开”工作法,村民有了话语权,村级管理体现出真民主。增加的“动议”,规定凡是涉及工作计划、上级安排及村里的大事小情,全体村民都有权提出意见。意见以书面形式上报,经村党总支把关答复后,才可形成下一环节的“提议”事项。
      针对以往村民代表擅自做主,征求民意搞变通、打折扣行为,固庄村在“决议”之前添加“民议”环节,规定只有征求村民意见达到100%才能进行表决,审议表上还得有村民签字留痕才算数。同时,在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基础上,固庄村推行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家庭全员承诺,全村干部群众主动给自己“上发条”,做到民主承诺、公开亮诺、行动践诺。
      “六议两公开+全员承诺”工作模式,解决了村民大会难召集的难题,堵住了干部独断专行、村民代表不尽责履职等漏洞,在固庄村形成了全村上下“团结一心”办大事解难事的工作格局。这一模式被国家民政部评为“2015年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固庄村还是为数不多的办报村。村干部每天在忙什么?村里的工程进展如何?……这些村里的大事小情在《固庄周刊》上说得明明白白。周周读报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固庄周刊》创刊至今已出版488期,一份村办简报,成为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监督台、文化餐。
      如何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村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堵点”问题,2020年5月,固庄村又开设了“固庄论坛”,每个季度让干部、群众把不清楚、不理解、想解决的事提到论坛上,邀请专家解答,督促干部回应,帮助群众解惑。“现在论坛已不再局限于本村,许多外村干部带着问题来,带着办法去。”张三虎告诉记者,“固庄论坛”现已成为思想汇合的场所,政策解读的平台,法制宣传的阵地,乡村治理的载体。

    文明兴村 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村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保洁员的卫生村。”张三虎自豪地说,过去村里每年花18万元雇22个保洁员,但依然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卫生成了村干部最头疼的问题。全体村民大会上,他提议,以后村里卫生村民自己搞,划分卫生区,明确责任人,村里每年只花1万元的倒垃圾费,省下17万元给大家发福利。张三虎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我们村现在约法三章,谁家打扫不好,停发一个月福利。现在的固庄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家园。”任丽慧接着说。
      “爱国爱党讲奉献,思想先进讲文明;创新致富守法纪,移风易俗不乱行;环境卫生科技星,孝老敬亲邻里睦;团结互助友善爱,十二荣耀满门庭……”从2011年1月开始,固庄村在村民中开展“十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让村民争星创星学星,通过季考核、年评比、届表彰的形式,把星级文明户评比与村民福利金挂钩,引导村民人人争先、户户争“星”。自活动开展以来,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维护文明建设成果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向上而生,向善而为,向美而行”成为全体村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个“文明奖”奖出了一个和谐村。
      农村传统庙会花钱唱大戏是“标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唱戏的比看戏的多”“看戏的没有唱戏的乐”,庙会的传统过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新需求。2015年底,固庄村村民大会表决通过了《庙会改革实施办法》《家庭才艺节实施细则》,庙会唱戏改为举办家庭才艺节大赛,不再外请戏班子,省下的钱给村民颁发奖金。这一改革从2016年庙会开始,首届家庭才艺节大赛拉开了帷幕,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器乐、诗朗诵、书画、刺绣、雕刻、武术表演、手工制作、旗袍秀、瑜伽表演、拉拉面、做蛋糕……村民户户登台,家家亮相。至今,该村已成功举办六届家庭才艺节。不仅如此,才艺节上还设置了制度答题环节,通过抓阄确定答题内容,答对的得10分,答错的扣10分,以此确定参赛节目的最终得分。庙会改革赋予了传统庙会新的内涵,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从纠风治乱、制定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管理,到倡树文明新风,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从凡事“干部说了算、群众一边看”的行政命令,到“群众能发言、党员带头干”的群策群治,固庄村应民所求、办民所需、解民所惑、为民所想,实现了基层民主与强村富民的互促共进。固庄村因此获得“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全国文明村”“全国议事协商先进集体”“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等10项国家级荣誉。本报记者曹鑫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524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