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换的是洗脸盆和毛巾,你换的什么?”
“我只有3分,还没达到兑换标准呢,下次要努力参与活动了!多积攒点分争取多换点东西……”
近日,在灵丘县下关乡下关村“幸福积分”兑换活动现场,前来兑换奖品的村民络绎不绝。
今年以来,为持续巩固深化乡村治理成果,下关村启动了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环境卫生“优”能积分、公益事业“好”能积分、移风易俗“雅”能积分、遵纪守法能积分;好逸恶劳要扣分、乱扔乱倒垃圾要扣分、不尽赡养义务要扣分、乱搭乱建要扣分、惹是生非要扣分……这些都是“积分制”的管理标准。
如今,“你家积了多少分?”已成为下关村村民的“口头禅”。行之有效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让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庭院变得更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对于下关村的群众来说,积分制带来的不仅仅是奖品,更是一种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动力和荣誉。积分制能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形成良好的乡村治理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村党支部书记付保军说道。
“自从开展了积分制,俺们村发生了很多变化,街头巷尾干净了,做公益、帮助人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俺们过得开心、舒心。”村民范富贵说。本报记者白慧磊
【责任编辑 董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