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碰瓷男”敲诈44起,3.3万元
太原警方历经半年找回全部受害人
酒后寻找目标车辆,主动制造交通事故,利用司机对驾驶技术不自信、怕麻烦的心理,向车主勒索钱财。近日,古交市公安局东曲派出所从一起纠纷警情入手,经过缜密分析、深挖细查,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破获“碰瓷”系列敲诈勒索案44起,涉案价值3.3万元。
心思缜密发现异常
“我开车蹭到一个人,手机屏幕只有一点破损,他竟然要500元的赔偿。”2023年2月18日16时,东曲派出所接到一起纠纷警情,值班民警李三强到达现场后,发现双方对刮蹭的交通事故并无异议,只是对手机屏幕的赔偿金额存在争议。经过民警调解,双方达成300元的赔偿协议,该起纠纷警情也顺利处理完毕。
当晚,李三强在食堂吃饭时,与同事郝建冬、高维聊起了当天的警情,郝建冬说自己前段时间也处理过类似的警情。同样是酒后被蹭、手机屏幕摔碎,这看似意外的交通事故背后会不会是有预谋的“碰瓷”犯罪?
高维立即对纠纷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验,被蹭的一方张某提供的身份信息和手机号码均无法查实。高维又立刻调取了路面的监控视频,隐约看到张某撞向了正在缓慢行驶的汽车。这一切线索都证实了高维的猜测。
广泛撒网精准捕捞
东曲派出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按照“碰瓷”违法犯罪对此案展开调查。与指挥中心联系同步推送此类警情信息,安排执勤警力对车行缓慢的重点路段加强巡逻值守,同时,广泛发动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及亲朋好友在生活中关注此类警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10天后,2月28日14时30分,派出所辅警杨美顺在去古交市局拿材料的路上发现一起类似的警情。古交第十二小学校门口,当时正值下午上学时间,学校门口的路面上人车混杂,一个酒气熏天的人正躺在一辆越野车后方的地面上,司机和醉酒男子正在发生激烈的争执,交通秩序严重受阻。
这和酒后“碰瓷”那个人是不是同一人?杨美顺立即向派出所报告了此情况。
办案民警立即出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当事人一方果然是张某,而双方正在为赔偿多少争论。民警迅速上前将其抓获。
证据面前负隅顽抗
经过对张某的真实身份进行查询,民警发现2021年10月张某就因敲诈勒索被杏花岭分局抓获,之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22年11月刑满释放。经过联系办案单位,民警发现作案手法果然也都一模一样。
随后,民警调取了现场视频,高清视频清晰的显示张某主动撞向了正在缓慢行驶的白色轿车。
手握铁证,办案民警立即对张某展开审讯,张某承认了该起案件,但却拒不承认有其他犯罪事实。
办案民警随即转换侦查思路,从其收款账单中寻找线索。民警发现其一个月的交易记录中,竟然有三十多笔扫码收款记录,民警推断这些应该都是他“碰瓷”后敲诈勒索受害人的钱财。如何能找到当事人进行指正成为了关键问题。
细心的高维发现,这三十多笔收款记录中,有四人的微信昵称备注了电话号码。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四位当事人,果然都是因为开车刮蹭到张某,选择“私了”解决,受害过程基本相似。在得知自己被“碰瓷”后,四人当晚就赶到派出所对张某进行指证。
面对确凿的人证、物证,张某终于供认了四起“碰瓷”违法犯罪行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历经半年全部找回
三十多笔收款记录,却只找到四名受害人。办案民警心中始终放不下这起案件。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古交市公安局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受害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征集线索,寻找受害人。在办案民警的不懈努力下,截至6月3日,找到了28名受害人。
民警发现,这28名受害人都集中于近1个月的时间。从张某出狱到2023年2月之前的情况都无从查证。办案民警经过分析研判、多方联系、艰苦工作,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案件侦查再次取得重大进展。截至8月3日,又找到了16名受害人。经半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回44名全部受害人。
经查,张某(男,38 岁,古交人)自2022年11月出狱回到古交后,无所事事,重操旧业,每日中午酒后开始在街边寻找车辆行驶缓慢的路段,开始作案,主动撞向正在缓慢行驶的车辆的右后视镜,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随后以胳膊受伤或者手机屏幕摔碎为由对司机进行要挟,每起事故敲诈勒索钱财300至5000元不等,3个月间共作案44起,涉案价值3.3万余元。目前,该案已移送古交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起诉。
警方提醒:在行车过程中如发生交通事故,请及时报警,不要轻易采取“私了”的方式来处理;其次,即便选择“私了”,在无法确定是否有“碰瓷”嫌疑的情形下,在达成赔偿协议后,尽量不要用现金,最好通过线上支付,留好支付凭证,如此,一旦认定为“碰瓷”案件,就为警方破案、追回损失提供了便利。另外,安装行车记录仪也是对付“碰瓷党”最好的武器。
本报记者 章大军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