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顺利落下帷幕,作为见证外交史的重要时刻,参会的国家领导人及配偶收到了来自中国政府送出的极具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国礼。在赠送的六件礼物中,山西景泰蓝银器制品《和韵》捧盒,赠送给了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元首夫人。
《和韵》捧盒是怎样成为国礼的呢?
2016年10月18日,北京工美集团接受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发国礼的任务。经过多方考察,北京工美设计团队选取了二十余种中国传统工艺,如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珐琅等,并先后完成了二百余稿方案,最终定下了六种作品。
中国政府为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领导人及配偶准备的礼品分别是《丝路绽放》雕漆赏盘、《共襄盛事》景泰蓝赏瓶、《和合宝鼎》珐琅器、《和合之美》捧盒套装、《梦和天下》首饰盒套装以及《和韵》捧盒。
《和韵》捧盒是银胎掐丝珐琅,顶部镶嵌了和田玉雕刻的茉莉花钮,饰纹是敦煌藻井图案,连一个小小的螺母都镶成了一朵花。打开盖子,还会看到内部的底面做了烧蓝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咂摸品味。
“这是一个直径16.5厘米的圆型宝盒,可用于装珠宝首饰。2016年12月打出样品,2017年2月25日完成。”《和韵》捧盒制作单位负责人王文彬说,他们用了60多天时间完成了国礼的创作研发。
王文彬介绍,《和韵》捧盒采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银胎掐丝珐琅精制而成,纹饰选自盛唐敦煌藻井图案,顶部镶嵌玉雕茉莉花钮,上下开合,取容纳、和合之意,传递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典雅大气的美好祝愿。
《和韵》捧盒又极具中国宫廷风格,代表着中国特色。从传统工艺上讲,景泰蓝运用于民间的作品极少,是皇家元素中的经典。
从制作技艺工艺而言,《和韵》捧盒是一种研发创新工艺,它将银器与景泰蓝结合,形成景泰蓝银器制品。
“领导人礼品讲究厚重大气,配偶礼品则在精致美观之外,讲求实用性。”王文彬说,《和韵》捧盒为纯手工制作,而掐丝是整个工序中是最繁杂的一项。它是考验耐力、眼力和细致、专心的工序。一件作品,少则几百、上千个掐丝部件,多则几万或十几万个掐丝部件,都需要用手工掰成型。
制作国礼的整个过程除了繁琐的掐丝外,还需要烧焊、点蓝、烧蓝、抛光等工序。而这些制作过程都需要工作人员的经验,而不是机械运行。
多年来,王文彬一直在研发与创新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够入选国礼,也归于其多年对于景泰蓝文化的研究。入选国礼让他十分兴奋,他希望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能知道景泰蓝,都能看到景泰蓝,都能用到景泰蓝。
王文彬表示,“一带一路”给像他一样的企业带来了全球化拓展机遇,作为具有中国制造的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向海外转型升级发展,成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名片”。中国制造要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把中国银器制作工艺打入国际市场,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递中华文化。
【责任编辑 清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