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较多的管理事项,思政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找到一个积极正向的切入点和方向,学校应当为学生的思政学习提供良好的指引,同时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个阶段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政资源,指引学生完成更加科学高效的探索发展。本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探索。
关键字: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
一、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认知状况,在当前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环境下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新时代,随着多元化思潮对网络的冲击,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了思想动摇。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帮助在校大学生辨别不良信息。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政治信仰、精神信仰。比如,在社会和企业中,职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只是为了就业和个人发展,却没有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课程学习,此类思想观念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相对较为常见,同时,学生间的负面影响也会导致整个学习风气、学习氛围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的教育培养至关重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当做到有效取舍,平衡各种教学元素,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举措。新时代,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均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新需求、新方向,但大部分教师缺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育意识,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仍然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层面,缺少在其中衔接多样化思想政治元素、思想实践内容,以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新时代,学校应当再次明确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各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情况的有效监管,学校的二级学院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应当对各学科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在教学考评过程中将思政教育的开展情况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有效取舍,对教师的考评指标、考评项目进行合理设定。
(二)打造大思政课程体系
大思政课程体系是新时代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以及思想教育效率的关键内容,是实现对全体学生思想教育指导以及价值引领的关键课程。具体来说,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号召较为强烈,各学科教师开展了思想教育工作,但难免会出现重复教育以及思政教育不彻底、不全面、不完善的情况,由于缺少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学校现有的思政教育呈现出无规律性,缺少开展体系化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引,出现此类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学科教师缺少互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各自为阵,不注重开展思想教育协作,未根据职业办学特色以及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教学水平、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应当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以思政教育、思政课程作为引领,让各学科教师主动参与到整个思政教育体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得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水平能够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秉承“三全育人”的思想观念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具备全面性、全员参与性,即学校应当秉承“三全育人”的思想观念,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此期间,学校应当为学生在各个学年的思政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进行合理设置,在各个环节结合各种资源、各个主体开展协同教育,从而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思政网络架构体系,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指引。在此期间,高职院校需要连同家长及各学科教师、社会企业,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外部思政学习环境,同时对当前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过程性指导,在学生知识理论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环节融入丰富多样的思政元素,在各个环节强化思政指引,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水平。
三、结语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举措,引领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找到科学合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史亚萍.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20(1):2.
[2]姜昆.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的路径探析[J]. 卷宗, 2019.
(作者单位:徽商职业学院)
宋邦林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