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踔厉奋发 实干笃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
发布时间: 2023-08-22 09:08:38    来源:本站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这项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国方略,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路线和方针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注重生态建设,打好蓝天保卫战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20237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精辟概括了“四个重大转变”: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面对长期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定不移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绿色底色,为建设美丽中国赢得战略主动权。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方面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加强法治建设,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依靠。另一方面,保护生态靠德治。我们要更加注重提高全党全国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守护好我们的山水美景。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新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更是最大的原则。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大有作为,才能长盛不衰;不然,就会走偏了方向,失去了灵魂,甚至会犯颠覆性的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面临风险和挑战,形势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对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运用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同时,我们要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为源泉,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三、依靠人民智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的智慧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拓创新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改革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需要广泛征求民意、汇集民智、凝聚共识,使方针政策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应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还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运用人民群众自身的智慧,充分调动他们创新创造的优势,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我们党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提供了遵循。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除了物质文化生活外,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幸福生活提出了更多向往。正因如此,我国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等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依据,及时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困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执政的初心,也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的期盼。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孙绍骋:努力为人民群众造福[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03/content_5629141.htm.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王宇晗



【责任编辑:周伟】

0.2421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