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西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揭示其局限性与弊病,从而得出其对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当今的中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当前的价值诉求,也是现代化的目标与归宿。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辨析
(一)西方学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当前西方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局限性较大,多数学者仅停留在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探讨层面。美国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针对人的现代化提出现代人的12个特征,如有强烈的社会效能感,试图对人的发展作出规范。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深刻揭示了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们成了“单向度的人”,亦称为“单面人”,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成了科学技术的工具,丧失了原本该有的自由和解放。[2]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现象的前提和出发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人视为独立自主、具有独特个性与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认为人只有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际关系、思想意识、思维能力及生存能力等的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核,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抵制资本主义体制下滋生的“个人的缺陷”[4],超越了英雄史观念的狭隘思维,是对“民为邦本”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破解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困境。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贫富差距、人的孤立与分化、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加深等现实问题不断凸显,由此观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追求财富资本和绝对利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过是一句抽象、空洞的口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大力发展生产力,人通过劳动与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成为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从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渐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统筹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充分、更活跃的保障。
(三)在不断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发挥科学技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迸发出强大的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人的创造性才能的激发。
(四)在不断开放中增强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生产要素及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只有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吸取一切外来先进成果,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人类的扩大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各国的民生改善带来实惠,彰显了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理念,为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李宜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及其启示[J].视界观,2021(4):2.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书信选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丹峰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