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火出圈的“村超” “村BA”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
发布时间: 2023-06-30 11:36:47    来源:人民代表报

今年夏天,贵州黔东南的两个村赛“村BA”“村超”相继火爆全国。充满民族风情的开场、跌宕起伏的比赛、极接地气的奖品……赛场刮起了最“炫”民族风,几万人现场围观,进而引来网上几十亿的浏览量,最终在线上线下蔓延成一场“现象级”的全民嘉年华。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全国总冠军将于金秋十月在贵州省台江县决出,这一现象级的“村BA”篮球赛事,引得国人翘首以盼。

迈入新时代,农村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沾泥土、冒热气的乡村体育赛事给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可以预见,乡村体育将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必将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惊喜。

不只是体育赛事,更是文化盛宴

球场上,是热闹的每球必争,球场边,观众们的欢呼与人浪齐飞,一身盛装叮当作响的苗族、侗族姑娘是最亮眼的啦啦队——很多通过短视频关注贵州“村超”的观众,是第一次这样带着欣喜和好奇的目光,欣赏到苗族、侗族的风情。

在“村超”的观众席上,比赛中没有上阵的男人们拿起了自家的芦笙,趁着中场休息时一路“笙”歌。

比赛中,无论球员还是观众,都是这里的主角;对于场上的球员,踢球是兴趣,更是他们的心之所爱;对于场下的观众,展示着自己,同样是耀眼的英雄。

在几十亿的全网流量中,有人赞叹业余选手的灵光一现,有人则专门等着中场休息,一睹球场秒变联欢大舞台的风采。

“我们有一项世界级非遗,就是侗族大歌。”贵州榕江县文旅局长杨琼说,“我们在每一次‘村超’的现场,都有非遗文化的展现。”所以我们能听到侗家姑娘天籁般侗族大歌的悠扬歌声,也能看到苗家姑娘“旋转跳跃”的裙摆翩翩。

这样的啦啦队,是独属于贵州的“夏日多巴胺”。

没有赞助、没有宣传、没有专业选手,实实在在地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这样的乡村赛事解锁了“承载乡愁记忆、展现乡村新貌”的密码。

场内场外、网上网下的观众被赛事中浓浓的人情味、纯为热爱而拼争的精气神,以及多元的风土人情,狠狠地共情到了——在围观一场场精彩赛事的同时,我们也与天南海北有共同兴致爱好的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因为,“留得住的乡愁”既藏在绿水青山、柴米油盐中,停留在乡音与味蕾上,更沉淀在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里。

“出圈”背后是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村赛事“出圈”的背后,是新时代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娱乐活动的强烈需求。

追溯历史,台江篮球、榕江足球都有几十年的群众基础。

在台江,每年“六月六”吃新节活动,篮球赛都是重头戏之一。各村在外务工的人都会纷纷回村,每家每户积极响应,有的参加比赛,有的负责后勤保障,组建篮球队前来参赛,成为各个村寨的一件大事。“村BA”到底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追溯,实际上,在20世纪30年代,乡村篮球就已在台江县域内兴起。

而在榕江38.5万人口中,更是有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如今,榕江县的每个村都有足球队,有的村还不止一支,全县光标准足球场就有14个,并且全部免费开放。

两地相隔不远,但都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火热的赛事只能藏在深山。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贵州县县通高速目标全面实现,交通便利,引来更多外地游客汇集于此;在脱贫攻坚胜利之后,当地村民物质生活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网络通畅,新媒体让信息传播更加迅捷,向好的发展态势,让乡村体育赛事热度一路攀升,当地也凭借这股“东风”,乘势而上。

一场场欢乐的聚会,有聚有散,但它们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留人拴心,筑牢着乡村振兴的基底。这个乡土中国的全新故事版本里,写着百姓精神文化的进阶需求,写着乡土乡情里磅礴的生命力。

火爆赛事解锁乡村振兴“新赛道”

乡村赛事在活跃乡村文化、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在“助燃”乡村振兴的路上,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一场赛事,就是一张“名片”,就是一条富民强村的发展之路,成功跑出了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赛道”。

台江县通过体育赛事进一步升级乡村传统业态。“村BA”现场的一张航拍图显示,篮球场不远处搭了不少摊位。很多当地村民都去摆摊卖银饰刺绣,有的还把家里改成了民宿,“村BA”这几天,大家的收入都很可观。在比赛中胜出的村庄还会摆长桌宴,邀请游客一起庆祝。

数据显示,今年三天两夜的“村BA”总决赛,台江县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当地政府部门抓住契机,把“村BA”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项目之一,以体育运动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给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在“村超”赛事期间,榕江县也为当地群众在体育场周边规划了320个免费摊位,为观赛群众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服务,推动榕江城镇夜间经济发展。榕江特色美食、农特产品及蜡染、刺绣等非遗产品也走进观众席。

榕江县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村超”开赛以来,榕江县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048万元,8家非遗工坊经济效益达100多万元,比赛极大地推动了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销售。

同时,全县民宿客房预订率达80%以上,大部分民宿客房暑期预订近乎爆满,有的甚至一房难求。据初步测算,5月13日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04万元。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办不到的”。乡村赛事以村寨自然风光为舞台,以村民自发参与为基础,以民俗特色风情为“吸睛点”,将流量转化为发展人气,将发展人气发展为振兴底气,让乡村赛事嵌入人心,在满足当地村民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让当地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村超”“村BA”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在贵州乡村的实践体现,这是所有人共同绘就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幸福模样。让流淌着“原生快乐”与“露天情怀”的方寸赛场尽显中国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大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据大众网)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53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