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代理网点完成了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不需要携带纸质资料,省时省力,特别方便!”6月14日,李先生在平定县农商银行城关支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仅用时3分钟便通过自助查询机获得了企业信用报告。安全、简单、实用的服务让李先生非常满意。
为打造“15分钟征信便民服务圈”,近日,在人行阳泉市中心支行的支持和指导下,辖内4个县域信用报告查询代理网点成功完成了系统升级,具备了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服务的能力,有效填补了辖内县域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的空白。
一直以来,由于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质押物,金融机构缺乏挖掘其信用的机制和手段,造成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为了有效化解这一痛点、难点问题,人行太原中心支行指导全省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优势,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为抓手,稳步推进“数通三信”助力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探索发展“农业大数据+金融”的全新支农模式,扎实推动征信赋能乡村振兴工作。
位于晋中国家农高区核心区的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集品种培育、种苗研发、标准化育苗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白俊说:“我们公司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缺少抵押物,太谷农商银行向公司发放贷款4800万元,切实帮助公司解了燃眉之急。之所以贷款成功,得益于人民银行的征信平台为小微企业申请信贷提供帮助。”
据介绍,晋中市金融机构通过常年征信宣传以及信用示范村、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使农村农户金融需求得到满足,涉农贷款、农户信用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农村信用建设作用辐射下,全市“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稳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更加兴旺。通过信用评级,信用户贷款无须抵押,且利率优惠、额度更高,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创业收入大幅增加。
2021年8月,建行山西省分行依托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平台建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大数据平台围绕“采信、评信、用信”,创新建立“产业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有效破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截至今年5月末,该分行通过大数据平台累计授信10125.1万元,惠及农户3.1万户。
为将农户需求、农户信用高效转化为适合的信贷产品,大数据平台有效盘活土地确权、流转、托管和农业补贴、保险以及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等乡村“沉睡”数据资源,赋予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财产权”。建行山西省分行先后推出“线上抵押云贷”“裕农快贷(抵押版)”“裕农快贷(集体抵质押版)”3款抵押类产品,“农业生产托管贷”“农险贷”“冷链贷”3款信用类产品,“善担贷”“农担贷”2款担保类产品,从2022年初至2023年5月,累计投放企业类贷款8280万元,个人类贷款763.1万元(农险贷255万元、裕农通业主贷476.33万元、裕农快贷-冷链快贷31.76万元),村集体贷款1082万元(裕农快贷-集体抵质押版)。通过大数据平台发放的贷款呈现出审核快速、用款灵活、利率优惠等特点,大大降低了广大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组织的融资成本。
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与贷款额度匹配管理,切实让诚实守信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发家致富的金融活水,有力提升了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了浓厚的乡村信用氛围,形成了“以信用促信贷、以信贷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征信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农民致富的“新农资”。本报记者马永亮
【责任编辑 董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