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网格+警格”为民守护钱袋子
发布时间: 2023-06-20 10:21:53    来源:本站

电话那边,一位自称是拍卖公司员工的人没好气地说:“现在这种拒收行为已经构成失信,将会列入失信黑名单。”电话这头,李阿姨老两口面面相觑,惶恐不安。

近日,太原市文庙街道五龙口一社区的李阿姨老两口遭遇一场诈骗,幸运的是社区网格员与派出所片警及时劝阻,帮助老人避免了经济损失,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拍卖行”谎称高价诱惑老人入局

“小王,我家的一件古董拍卖了,卖了42万。”李阿姨高兴地对入户走访的文庙街道五龙口一社区第二网格员王丽芳说道。祝贺的话还没说出来,紧接着,李阿姨告诉王丽芳钱还没拿到,原因是自家十几年前收藏的玉玺古董认定的时候原物件缺两个票据,只有这两个票据齐全才能走拍卖流程。

王丽芳随后又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一家北京的“拍卖公司”主动寻找到李阿姨,声称可以拍卖古董,这家拍卖公司从未上门查看藏品,仅通过李阿姨传过去的几张图片便断定可以高价拍卖。没过多久,该公司就告诉李阿姨藏品拍卖成功了,拍卖价格总计“42万元”。李阿姨只需要支付1100元的“补充材料费”就可以完成后续的货款交接。王丽芳听后立刻断定这是一起诈骗案件,随即给社区民警打电话请帮忙识别。

“网格+警格”耐心劝导守护老人财产安全

当社区民警赶到现场后,经过分析,发现“拍卖公司”漏洞较多,可以确定为诈骗。但当时李阿姨老伴比较固执,希望能成功拍卖,并且已经让北京拍卖公司寄出来所缺的两个票据,共计1100元,约定顺丰快递到付。

网格员和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两位老人分析反诈套路和宣讲反诈案例。正在这时顺丰快递员到来,网格员和民警建议李阿姨老两口当着快递员的面打开看下所谓的两个证件是否有效,再决定付不付1100元。

打开一看,这个所谓的证件是收藏协会的“全国统一专用过户票”,经民警辅助甄别,并不是正规票据。网格员和民警建议拒收快递。可以把收藏品给孩子们保存起来,或者通过正当途径拍卖。

当快递被拒收后,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所谓北京“拍卖公司”立刻给李阿姨打来了电话恐吓,网格员王丽芳安抚居民,不要怕,不轻信,是否失信是由法院判定的,不是所谓的拍卖公司说了算。为了避免之后诈骗电话不断骚扰居民再次造成诈骗,在征得居民的同意后,网格员将此电话拉入黑名单,并帮助居民下载了个“国家反诈”App,开通了来电预警功能。

网格员提醒居民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打来的拍卖信息,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疑似诈骗电话果断挂掉,短信、链接不要点击。 本报记者 曹翀


【责任编辑 李千叶】

0.2610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