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高校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路径
发布时间: 2023-06-06 09:34:15    来源:本站


摘要: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必须将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师德师风、职业素养有机融合三个维度,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幼教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纳入其中,切实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基于此,本文就高校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路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前专业;课程思政

引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学前专业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而且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责任。在学前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地方,对思维方式进行深度的发掘,对思维方式进行恰当的应用,对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营造思政教育环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推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由“知识中心”向“素养中心”转变。

一、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各高等院校中,建立由各高等院校的主要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各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全面的协调,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负责课程思政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等。指导委员会要发挥好教师中“关键少数”的作用,把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教学改革全过程,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指导委员会要把“大思政课”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四个融入”将专业基础课的整个教育流程整合起来,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并实现与专业课的有效对接。指导委员会要定期对学前专业基础课程开展督导检查和调研评价工作,全面了解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及时总结、梳理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委员会要不断优化机制建设,努力实现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当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的开展,关键是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首先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其次,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时,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幼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纳入幼师院校的基础课教学。第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经过训练和学习,提升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求教师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

三、合理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应为:引导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使学生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同时,从科学、文化、道德等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对教育事业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并把这些兴趣转变成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热爱,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学前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对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将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进行高效地结合。比如:在“幼儿发展心理”模块中,可以借助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对幼儿发展的论述,指出幼儿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依据学生发展规律和幼儿发展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开展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教育工作。比如:在“幼儿身体健康”模块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身体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进行讲解。又如:在“儿童学习与发展”模块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对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进行讲解。总之,学前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要体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有效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就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擅长从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发掘并提炼出课程思政要素,并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和载体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把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每节课前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思政教育活动。”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续地对自己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抉择,并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园专业基础课中运用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因此,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将思政因素纳入到自己的课堂之中,让学生既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加强课程思政实践评价

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后,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检验教学活动效果。首先,教师要制订出一套对课程思政课教学活动进行评估的标准,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反馈。其次,针对学员们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进,并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正,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再次,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面,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为导向,引导教师和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最后,在评估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情况。

七、结语

“课程思政”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在所有学科、所有课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整个课程的整个教学中,以“价值引领”为目的,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把“思政”与“专业”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师德修养,要使“两课”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在学前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将思政要素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唯有如此,才能在学前专业基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融合到其中,从而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卞红梅.高职学前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08):91-93.

[2]王筱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究——以手工制作课程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3,32(01):11-14.

[3]颜晓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创新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50-58.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

苏生琦



【责任编辑:周伟】

0.2631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