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主要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在百年实践中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对比西方的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示范,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分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正不断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意义
现代化是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方面,在不断的现代化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以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正在不断影响世界现代化格局的分化,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一、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示范
马克思曾提出“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一理论给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将不发达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地开拓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独立自主地进行现代化建设。21世纪以来,大部分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增长却长期陷入大幅度波动,乃至停滞不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学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显示出巨大力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速度和质量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二、走出了一条顺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则演化为‘少数压迫国家’与‘多数被压迫国家’的体系,20世纪下半期以后,形成了‘中心’与‘外围’的世界体系结构”,西方国家崛起的同时在破坏着世界和平,资本主义文明逐步将人类发展置于混乱之中。国际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也逐步转移,中国的和平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更加平衡,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的绝对话语权。人类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世界各国间的发展关系愈加紧密,但西方现代化模式常常导致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问题屡屡发生,各国人民贫困、失业、疫情等现状都干扰着国际秩序的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秩序,倡导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就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向来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方式,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了一条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顺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
三、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改变世界格局
西方现代化模式呈现出过于物化的趋势,割裂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贫富两极分化的态势愈演愈烈。西方现代化重资本积累忽视公平,是只属于“少数人”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推行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人的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几十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达4亿,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局势的稳定,极大改变了世界不平衡的现代化格局,使世界上多了十几亿人享受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将现代化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前途命运真正结合,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深刻改变世界格局。
四、创造了世界发展新方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普遍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依托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文明终究会被历史淘汰。人类社会想要实现更全面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文明形态指导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关系,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解放。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效地调控资源配置,带动全体人民共建,落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合理调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成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正通过促进本国范围内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明注入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社会主义文明势必会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被世界人民广泛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人类自由发展的最高理想,中国将带领着全人类向着“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目标奋进,通过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5.
[3]张雷声.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29-37+161.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22:427.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成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