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媒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面临着如何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本文将基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探讨融媒体时代下中国媒体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中国媒体 跨文化传播 意义 途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融媒体时代,中国媒体要想实现跨文化传播,需要通过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研究力度、利用互联网建立跨文化平台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增进国际友谊和合作的氛围,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跨文化传播的含义和特点
(一)跨文化传播的含义。跨文化传播是指在跨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手段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着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信息,使得人们对于陌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和了解的机会。
(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同时也是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于跨文化传播,我们应持开放心态,以多元文化为财富,通过双向交流不断扩大交流和合作的领域,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享与传递。
首先,多样性和丰富性。跨文化传播涵盖了全球不同文化、传统、语言和思想,人们可以获得来自全球不同地域的信息,理解以及体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其次,互动性。跨文化传播是一种双向交流方式,通过接受、理解、创新和再造来主动构建本土文化。再次,挑战性。文化背景不同,对同样一件事物的看法也可能相差很大。需要在传播过程中尽可能地尊重被传播文化的特点,把握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除此之外,跨文化传播具有学术化和商业化。跨文化传播不再只是学术界的关注点,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已经进入商业领域。最后,跨文化传播还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更是变得普遍和重要。跨文化传播成为其展开的渠道,也随之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
二、中国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政治观念、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与提升,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挥中国媒体的作用,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文化认知上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中国媒体在这方面往往存在局限性。
(二)传播技术上的缺失。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新媒体的应用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然而,中国媒体在新媒体技术上的投入和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会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和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三)传播平台的问题。平台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然而,中国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往往受制于平台所有权、管理、审查和监管,这会对信息传递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干扰,对跨文化传播的正常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融媒体时代中国媒体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融媒体时代,中国媒体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很多,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一)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媒体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可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例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要活动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它们的举办不仅为观众呈现了海量的优秀作品,也更好地利用中国媒体宣传推广了中国文化。
(二)加强文化研究力度。中国媒体需要加强涉外文化研究,提高对跨文化传播的把握。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调研,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以帮助中国媒体更好地了解和传播外国文化。同时,可以通过与海外媒体对话、合作制作节目等方式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进程。
(三)利用互联网建立跨文化平台。中国媒体可以通过搭建自己的网站或者利用其他平台开设官方账户,将自己的内容呈现给海外观众。例如,中国国家电视台就在YouTube上建立了自己的频道,将自己的新闻、纪录片、文化节目等通过网络呈现给全球观众,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此外,借助网络直播,中国媒体还可以更好地将专题讲座、文化表演等活动进行直播,让观众在家中就能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中国媒体前进的必经之路。中国媒体要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必须着眼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传播方式的创新和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努力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为实现全球媒体长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题名称: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董妍璐 编号:2023zxzb14
参考文献:
[1]邓佳英.跨文化传播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4):66-67.
[2]程曼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与意义——兼评《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实践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1):123-128.
[3]赵玉霞,邓雪琴. 跨文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学传播途径[J].语文建设,2016(21).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董妍璐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