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 2023-05-09 10:25:16    来源:本站


摘要:交往贯穿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是人类自身特有的实践活动与社会行为,对推动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交往思潮和观点应运而生,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鲁东大学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现状做调查分析,并从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探寻大学生全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阐明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个人自由且全面的发展的方向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  新时代  大学生   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交往理论批判继承了前人交往思想的合理部分,提出了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具有现实物质基础的交往思想,即立足于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交往理论。

第一,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类主体独特的存在性质和状态决定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交往活动。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产生社会关系、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才能称之为人。这是因为人必须进行生产劳动来生产和创造满足自身在物质层面所需的生存资料才能在社会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由于个体的生产能力和活动范围存在局限性,其需求又是无限的、多样的,致使人类只能在社会范围内与其他人或群体展开广泛交往,彼此之间思想充分沟通交流才能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品。

第二,交往在扬弃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在历史长流的发展进程中,交往活动基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并受满足这种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所制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关系中,出现新的、更先进的交往方式将前者取而代之是水到渠成的现象。交往是一种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的历史的、具体的过程,而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与交往之间的矛盾。

第三,学习落实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本质在于指引大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积极健康的交往价值观,结合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取长补短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与提升自身发展都基于交往活动所进行,这是马克思将交往与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体现,突出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强调了交往独特的教育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学生而言,交往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生产物质资料、改造世界、创造世界,更是一种实现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途径。大学生正值思想活跃、性格张扬的青春时期,马克思交往理论蕴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要素,涵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培养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价值旨归。

二、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现状

本文以问卷形式对山东省鲁东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问卷依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维度设计内容,总结出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现状并基于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为探讨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路径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一)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四层维度现状

1、道德素养维度。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仍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发展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公德行为存在较强的道德和感情共鸣。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2%的同学认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十分重要,82.7%的同学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精神支柱”这一观点。

2、专业素养维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均衡,表现为专业素养较高,对待专业课学习和理论考试的态度端正积极,但对于交往观、人生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得到的规范引导鲜少。仅1.9%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十分熟悉,能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且个人发展规划受其理论指导颇多,有38.7%表示了解大概理论内容但无法灵活运用,42.7%表示稍微了解但很难清楚阐述,有15.6%的同学则表示内容和概念都比较模糊,不太了解。

(二)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1、学校教育不到位。大学时期是青少年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期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多在校内,高校应切实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悉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拔节孕穗期”。据调查显示,34.7%的学生未听说过学校开展交往理论与全面发展的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在全面发展方面给予更多引导与规范的学生占比高达87%

2、家庭重视度不够。对大学生来说,家人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能够持续终生且不可取代。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受传统重应试、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所影响,“只抓成绩、一切包办”的溺爱现象层出不穷,对子女综合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远低于对其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并有意引导子女培养全面发展能力的家庭更是甚少。

三、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和阶段特征,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有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但始终离不开基于生产劳动的交往活动与社会实践。

1、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清晰界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评价指标。运用马克思交往理论引导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认识与实践规律、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所支持,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现。新时代不仅意味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还意味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在马克思交往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评价指标应界定为五个维度:强化思想道德自律、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加强身心健康培育、提高审美素养和崇尚与尊重劳动。

2、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高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的意旨主要在于个人发展和理性重建,即通过交往进行自我反思并不断弥补自身缺陷,而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发生在教育主体与客体间的交往活动来获取知识、提升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攻破大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新时代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高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加强思政课堂教学工作,完善交往主题教育。第二,健全心理健康咨询。第三,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能力培养。

3、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强化家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家庭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交往思想和交往发展反思是马克思晚年时期对交往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关键影响,据问卷结果显示,63.2%的大学生认为其个人发展状况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大。因此,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强化家庭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措施主要包括言传身教,传递正确交往观、价值观以及转变成绩至上的溺爱式教育,注重子女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浩颖



【责任编辑:周伟】

0.253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