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太原:打造知识产权最优生态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28:26    来源:本站


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暨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部署,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指标领跑全省,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核心,推进高质量创造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加强机构建设,提升管理效能,构建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整合部门资源,细化部门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若干支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组织专班编制《太原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太原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列入《太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规划》,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三是落实帮扶举措。202110月出台的《太原市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若干支持政策》,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转化效率、金融服务能力、集聚区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支持措施,为推进知识产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启动第一届“并州杯”太原促进转型创新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设置96万元奖金,面向全省征集优秀创新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热情。积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两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奖补项目落地,186家单位、313个项目获得奖补,总金额高达2967.59万元。截至20229月底,全市专利授权量11837件,占全省的47.0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767,占全省的70.2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7.4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09042件,占全省32.9%1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银奖,15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89项专利荣获山西省专利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以促进价值实现为导向,推进高效益运用

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着力构建激励创新发展体系,推动实现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全面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一是促进转化运用。设立5000万元知识产权投资基金,支持大型国有企业、高校院所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专利技术,扶持企业推广应用专利技术,对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成效突出的企业、机构或单位酌情给予20-100万元奖励,着力撬动“智产”成为“资产”。截至目前,已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发放专利转化奖励资金56.5万元。太原市专利开放许可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了我省首批310项专利面向全国实施开放许可,有效发掘“沉睡专利”的实际效用,促进技术资源迸发新活力。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工程,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与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中小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出台《太原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设立5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予以奖励和补贴。2022年上半年,专利质押贷款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60%,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活跃度不断提高。三是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特种金属材料、煤机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半导体、电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等5个产业开展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支持中北高新区、万柏林区、清徐县、综改示范区阳曲园区等4个县区(开发区)开展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提升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支持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29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专利导航项目,提升高价值专利产出和运用水平。

三、以强化协调联动为重点,推进高标准保护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立体维权援助网络,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一是突出“严保护”。开展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2019年以来累计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24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23人、涉案金额2.37亿元,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印发《太原市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强化商业秘密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二是强化“大保护”。设立中国(山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太原分中心,率先在全省成立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专业律师调解中心,建成13个维权援助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及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服务站。与晋中、忻州、长治、临汾、阳泉等五市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移送、转办、协查工作,打造立体维权援助服务网络。三是实施“快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为企业提供投诉举报、风险预警监测等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出台《展会知识产权投诉处理程序》,在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2022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设置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为参展商和人民群众提供专业快捷、便利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服务。四是构建“同保护”。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探索建立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联动机制,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在海外依法得到同等保护,协同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专项行动—“龙腾行动2022”,专项打击进出境侵权违法行为,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

四、以提升管理效能为手段,推动高水平管理

一是推动现代化治理。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大力扶持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以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深化地理标志管理改革,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山西老陈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重点联系单位目录,重点扶持以“山西老陈醋”“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晋祠大米”等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绿色样板”,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二是提升管理效能。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和信用评价模型,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级分类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建设工作,先后有1000余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打造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强企。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22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所,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个,国家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三是完善公共服务。构建由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共同构成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21个商标品牌指导站,为创新主体提供“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推动设立全省首个市级知识产权协会,发布《共同净化知识产权代理一方“蓝天”倡议书》《太原市知识产权状况研究报告》,组织开展多场知识产权专业培训,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自律能力和服务质量。

五、以优化创新生态为目标,推进高品质服务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主体的可及性和普惠性。一是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成6000余平方米的知识产权大厦,引入12家公共服务机构、28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入驻开展业务,整合全市知识产权运营资源和数据资源,建设1个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和5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全市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高地。二是引进和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专业化发展,引进“六棱镜”“三聚阳光”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带动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对代理发明专利数量达标、综合排名评价靠前、获得国家级称号的本地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按情况给予5-20万元奖励。三是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太原师范学院设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100人。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与省内外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一件件创新举措,一项项亮点工作,为太原市赢得多项荣誉。太原市连续两年在省对市的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中荣获第1名;太原市知识产权局被人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市公安局和尖草坪食药环侦大队、市市场监管局2名同志分别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称号;市市场监管系统2个集体和3名个人被山西省人社厅、山西省知识产权局授予“山西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供稿单位:太原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周伟】

0.162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