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这座高山环抱沿河而建的小城,有“一步跨千年”的历史飞跃,有红军长征的革命基因,有茶马古道的蹄印深深,有彝人放牧的歌声阵阵……甘洛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山高谷深,农业发展粗放,缺乏代表性经济作物;工业起步晚、品类单一、多为资源消耗型产业;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占比低。甘洛驻守“凉山北大门”,南距州府西昌240公里,北距省府成都320公里,在经济发展上深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困境,一定时期内税收服务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也显得“底气不足”。
甘洛税务人挚爱这片土地,深耕一方税务。十载春秋风雨兼程,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治税,税收服务迈进数字时代;十载春秋寒来暑往,从摆摊宣传到一键送达,税政宣传开启定制服务;十载春秋坎坷艰辛,从分片管理到分类管理,实现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十年栉风沐雨艰辛为税,一点一滴凝就服务飞跃,三千日日夜夜厚积薄发,一笔一划书写税政改革。在这里,甘洛税务人开荒拓土、攻坚克难,用十年的时间为这座小县城打造全新的现代化税收服务。
聚内核、强动能,税制改革让服务质效“更上一层楼”
纵观十年时光,税制改革的本质就是国地税从“进两家门办一件事”逐步走向“合作、合并、合成、融合”的发展历程。2012年国地税在税费治理工作中各自为战,办税缴费存在“多头跑”、政策“多口径”、执法“多头查”、资料“多头报”等积年难题。2015年国地税开启全面合作,甘洛县税务系统确定了45项合作事项,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企一码、一网互联、一照通用”,税务系统改革初见雏形。2018年国税地税“合并”结束了24年的分税制历史,构建规范、高效、统一的税收服务体系,在持续“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聚能裂变中,服务效能和服务效率得到了空前提升。202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出台,税收征管改革走向“合成、融合”阶段,涉税服务、执法、监管相辅相成融合升级,税收治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突破,改革成效取得了质的变化与飞跃。2022年底,甘洛县纳税人办税事项减少20%,报送资料减少35%,年纳税时间压缩至120小时以内,纳税人首次领票平均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退税平均时间1天。
“对甘洛这样的少数民族聚集县来说,这十年来税收管理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纸质办公到电子办公,从以票治税到以数治税,越来越专业、科学、智能了”,参与见证税收征管改革全过程,并在改革前线工作26年的税务干部樊景东激动地谈着。
“以前我们到县城税务局办税往返需要4、5个小时,现在税务干部不仅网上宣传优惠政策,还亲自上门辅导办税缴费,我们10多分钟就能在网上独自完成了”甘洛原野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减税降费回访电话中连连称赞,该农业合作社性质公司所有税款均直接网上申报减免,合计免税25万元。2022年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理业务量占全部业务在97.21%,网上电子申报率99.7%,发票领用网上办理99.81%,一照一码户登记信息确认和注销网上办理业务量90.21%,非接触式办税率在全州名列前茅。
重实效、创新举,税收宣传让改革政策“走进千万家”
翻开尘封的档案,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无声地诉说着小县城十年税收宣传工作的巨大变化。十年来,税收宣传月主题从“税收·发展·民生”到“聚焦营改增试点”,从“深化税收改革”到“优化营商环境”,从“落实减税降费”到“惠民办实事”,税收宣传逐步聚焦改革热点和纳税人缴费人迫切需求。十年间,从前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单,挨家挨户讲解政策,一张咨询台、一摞宣传单、一个大横幅,咨询台前人声鼎沸,但“大水漫灌”式宣传收效甚微;如今“纳税服务+办税服务厅+征纳互动平台+税费服务支持中心”四位一体精准滴灌,定制服务和套餐服务进行纳税宣传、辅导、答疑解惑。十年里,宣传地点从“地面”走到了“云上”,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趋势下,甘洛税务系统开启网络直播、短信宣传、税企QQ群互动等实时在线咨询精准解答,宣传推广电子税务局、手机端APP“掌上办税缴费”,让纳税人缴费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主要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征纳互动平台企业纳税人97%,个体工商户激活率达85%,高于省税务局要求的指标。
“没想到网络直播宣传涉税政策,大家的热情这么高涨,还不懂社会保险费缴纳的宝宝们,请扣1……”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阿呷布哈第一次开展直播宣传税务知识,她紧张又激动地用网络语言和纳税人亲切互动。
“前几年我们业务惨淡基本上没什么盈利,急需资金支付民工的工资,正当焦急万分的时候,税务专管员打电话告诉我们小微企业减免政策,真是雪中送炭”,甘洛鑫晶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税企微信群上向税务专管员咨询减免申报流程,10年来合计减免税款5542万元。
增设施、添温暖,基础建设让办税环境“旧貌换新颜”
2012年甘洛县税务系统办税环境“其貌不扬”,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纳税人一多就“拥”,涉税业务一重就“堵”,纳税服务粗放的“痛”,始终是困扰这个小县城税务事业发展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顽疾”,并且分国税、地税两个区域办税,纳税人往返多次,无形中增加了涉税时间成本。
2020年甘洛县税务局河东新区办税服务大厅正式揭牌启用,这个小县城的办税缴费服务现代化进程整体迈出了一大步。新厅有过“硬”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标准设置了办税服务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区域;完善了各项纳税服务,更加丰富的涉税宣传资料,更加快捷的现代化电子设备,更加简洁的办税缴费流程;落实一窗办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并开通绿色通道,力求办税次数更少、办税时间更短、办税程序更简。新厅有最“软”的暖心服务举措:提供饮水机、复印机、手机充电器、药箱等便民设备,让办税缴费无忧无虑;开设母婴、老弱病残孕休息室,提供温馨便民的服务环境;定期开展纳税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培训,大力提升办税缴费体验感。甘洛县办税服务大厅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一度掀起了这个小县城的讨论热点,征收期许多纳税人提早到大厅拍照打卡。
“十年时间,我们纳税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办税服务大厅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科技化了,办税缴费不再像以前那样费时费力了,大厅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也很专业,我们非常满意现在的变化”,甘洛电视台在随机采访活动中纳税人竖起了大拇指。
“税务部门不仅仅要组织收入,也要服务群众,纳税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的心里有杆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办税服务大厅负责人王荣在每日晨会上强调。2017年-2021年在全省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在全省216余个县(区、市)平均保持前39位。
十年时光荏苒,十年风雨征程。这座偏居山间一隅的小城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语言不通的彝族纳税人提供双语服务,为发展困难的纳税人减税退税缓税,为缴费人手把手教学缴纳社保费,为企业一对一宣传辅导送去政策“及时雨”......十年“税”月,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是税务干部日积月累的付出,从这座少数民族聚集的县城折射出了凉山州,乃至四川省税收服务的飞速发展,唯有“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初心与使命在“税”月更迭中始终如一。(国家税务总局甘洛县税务局赵慧 供稿)
【实习编辑 李千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