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多措并举建设新型农村——记原平市云水镇屯瓦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 2022-11-08 09:56:52    来源:本站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原平市云水镇屯瓦村从会议一开始就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村民及时收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今天更加感激党的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屯瓦村位于原平市西南,隶属于云水镇,区域面积达87平方千米,全村辖8个自然村,现有870户,1220人,全村耕地面积3100余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高粱、五谷杂粮为主,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10米,山区面积广阔,森林面积达8.7万亩,水资源丰富,屯瓦河流经30余华里,是观上水库的主水源。

脱贫攻坚以来,屯瓦党支部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抓党建,促脱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干部基础。

同时,屯瓦也是革命老区,镌刻着许多的红色记忆,有八路军358旅在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和战斗,晋绥第六分区“司令部”、晋绥第六分区“专署”“司令部”在屯瓦村驻长达6年之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家在屯瓦村居住三天,并在屯瓦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次土地革命会议”,而且燕儿岭商道曾作为抗战时的秘密交通线,有白求恩大夫的医疗队在此歇脚,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妻子、儿女经此赴延安……

屯瓦党支部在强化党的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屯瓦村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刘少奇、朱德路居馆、晋绥第六分区驻地,逐步完善“滴水崖”“玉皇茆”“小北京老街”等旅游资源亮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021年,孙常华担任屯瓦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着手组织两委干部,全体党员通过上党课、文件学习、学党史、办实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使两委干部、党员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屯瓦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打造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干部基础。

学党史、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屯瓦党支部首先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的事情来抓,把矛盾调解当做大事来办,通过矛盾排查、问题收集把矛盾分类解决,逐户进行走访,主动上门解决村民矛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干部们的努力,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本着“大事不上乡,小事不出村”的原则,为屯瓦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屯瓦村地域广阔,山林面积很大,气候干燥,极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严重考验。孙常华表示,“我们村支两委干部实行包点包片制度,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屯瓦村没有发生一起山林火灾事件,也得到了镇政府的表彰。”

孙常华表示,为了把屯瓦建设的更好,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日间照中心”自筹资金进行了大力改造,使村里的老年人有一个能吃能玩能活动的场所;“爱心超市”解决了老人出门购物难的问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屯瓦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清理了15处堆放多年的垃圾,新建了建筑垃圾处理场地6处,设置了生活垃圾拉运点1处;动土石方量达2600方,大力改变了屯瓦村的整体面貌。此外,还组织村民进行了抢修、义务修缮红色路居馆,解决了“四门渠”浇地漏水的大难题,同时也处理了“蛇老沟”冬天积冰行路难的老大难问题,修地下排水管道600米等,为屯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为了充分利用屯瓦村广袤的区域、风光秀丽的自然资源、古老的文化积淀,屯瓦村委会授权“滴水崖旅游开发公司”对屯瓦村全区域进行旅游开发,为“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4年来,滴水崖旅游开发公司在滴水崖景区进行了基础性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达300余万元,对滴水崖景区进行了修路、植被保护,专门成立了20余人的绿化队伍,先后植树40余万株,对景区进行了全方位的绿化、维护,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滴水崖景区裸岩部分的绿化改造工程。

近期,聘请了“中国长城研究”协会、忻州历史系专家教授、屯瓦村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组成一个专业团队对屯瓦村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专家对屯瓦古庙群遗址“善友沟”、红色教育基地“刘少奇、朱德路居馆”、晋绥第六分区“司令部”驻地、晋绥第六分区“专署”驻地,“古城堡”、明清商业街“油坊街””西边街”还有清代举人赵登洲“四合院”、著名晋商陈来森“陈氏院”,“小北京”称号都进行了研究,对屯瓦村的自然景观“滴水崖”“玉皇茆”等自然景观赞不绝口,并发现屯瓦村有古庙群遗址一处,古庙遗址共23处,最早的古庙群遗址“善友沟”挖掘出的残砖断瓦初步鉴定为晋朝时期的古砖,说明屯瓦村早在晋代就有人居住,并逐步形成村落。

专家认为,屯瓦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山村,据考证,屯瓦村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村落。随着专家、教授们对屯瓦村人文自然景观研究的逐步深入,认为屯瓦村的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广袤的林区、丰富的水资源都是旅游开发的亮点,不但有旅游价值、部分“遗址”更有历史研究价值。

为开拓适合屯瓦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屯瓦村随着云水镇“长城板块支线”旅游工程的开工,正在逐步成为一个集旅游、康养、娱乐、“古村落”研究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屯瓦村委会将整合全部耕地,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逐步把屯瓦村的农民变成园林工人、动物饲养员、种植技术员、向导员、景区管理员、卫生清洁员的产业模式,开拓适合屯瓦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把屯瓦村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旅游为主”的新型农村。

深厚的文化积淀、广袤的自然林区、丰富的水资源、秀丽的自然景点,这些天然的优势使屯瓦村具备了打造一流旅游景区的所有条件。同时,屯瓦村党支部现已经促成一个投资500万元的醋厂,建设一个占地一千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屯瓦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把发展经济始终当做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来抓。

山西乡村振兴局宣传中心主任吴旭峰也表示,乡村振兴是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是依托优势特色资源进行的使农民生活富裕的共同富裕之路。党的二十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出了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走融合发展之路,让农村换发出勃勃生机。本报记者 秦昕 王雨欣


【责任编辑  李佩瑶】

0.2512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