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现实主义特色
发布时间: 2022-09-07 15:25:23    来源:本站

摘要:现实主义是作家在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本质、塑造典型形象、构成文艺作品时选择和运用的一种方法。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逐渐恢复并步入正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正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巨作,是周克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内容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和含义揭示的深刻性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关键词:真实性;典型性;必然性

作品以一九七五年冬工作组进驻四川省农村进行土地整理工作为历史背景,通过讲述老农许茂及其孩子悲欢离合的故事,表现了十年动乱对农村所造成的巨大灾害以及那个时期里人的斗争与追求。本文主要从描写的真实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分析作品。

一、描写的真实性

现实主义写作,首先需要作者在小说中真切地反应现实。“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都以他们的创作实践来验证真相是艺术的灵魂存在。”现实主义作者的小说能够经久传诵而不朽,正是由于他们的小说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人民日常生活和经历。

新时期,文学作品同现实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还要紧密。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真实的广度、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周克芹同志的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正是长期以来深入生活、认真地正视人生并真切地表现自己人生的艺术成果。他严格贯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准则,从日常生活中撷取了丰厚的材料,提炼出了深刻的思考。小说通过描绘许茂家所经历的社会动荡,两个时期农村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及女儿们曲折的情感,表现出中国农村农业合作化后社会风云的变幻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新旧力量的抗争。把中国当时现实问题的矛盾冲突,进行了高度的典型化概括。“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总是在揭露生活中的矛盾的同时,探索和追求着崇高的东西。”所以,对于日常生活的阴暗面不需要再避讳。

二、人物的典型性

周克芹并不醉心于对农村那些艰苦岁月、撼天动地、溅泪惊心的历史大事的直接描写,而是更着力于对乡村中平凡的普通人的细腻刻画。从农村人生活的各个侧面烘托出那个具体的历史发展时期来。作者紧紧抓住了刻画普通人形象这一重心环节,细笔精工地描写了角色的自身特点、角色的心灵、角色的生活状态,塑造出了一大批特点迥异、有血有肉的形象。

合作型时期的作业队长许茂老汉,因在人生的路途上被歪曲的生活事实,改变了自己先前勤奋、纯朴、善良的品德。合作化时期始终做为主动份子的老农许茂,经过十年浩劫竟变得这般潦倒,他寂寞,他暴躁,他苦闷,看不到未来。人生的磨难搞得他根本生活不下去,只能在自留地上苦心经营。作品在刻画农民蒙昧是非的心理方面,真正写出了一位老中农的精神境遇,是千百万中农艰辛道路的缩影,带着那个时期的鲜明特征。

作品的主要焦点聚集在四姐许秀云身上,许茂的女儿们中遭遇最惨的人便是她。她曾被人凌辱,遭人抛弃,命运给她布下了天罗地网。在生命的轨道上,她一直渴望正直的人生,却经历了谣言的诬陷、亲友的歧视、父母的不容,生活逼迫她走向死亡的边缘。秀云的遭遇,与其说是她的一种生之悲哀,毋宁说是她蕴蓄了一种生之希望。在人生途中,她越来越身临其境地认清了一件事,她知道了自身的宿命总是与整个社会的宿命紧密相连,她所有苦恼的源头都集中在郑百如头上。她开始抗争,对不公的社会发起反抗。可以看出,四姑娘代表着前进的、向上的力量。

三、前进的必然性

在文学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发现人生的浊流并非目的,而是总归要用美的精神给我们以激励,从人生曲折的道路上,揭示出激励我们的精神并锲而不舍的去探索美的内容。这个作品描绘了生命的图画,既有生活的阵痛,又有随之生发起来的欢悦之情。

社会主义人生的路并不是旧时代的路,它虽然也很曲折,却也充满了生机和生命的希望。这也正是作品在思想力量和艺术力上最富有特色的地方。作者在这些人物命运的遭际中,从人性的思想、追求以及人物性格、生命发展的逻辑里,精确、适时地捕捉到了生命中向上的动力,并发掘了人类潜在本性的发展和人类生命、社会历史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主要体现在许茂和秀云的前后期转变上,许茂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之后,性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他和长生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许茂也在向前迈步,他不再像过去一般冷酷、自私和武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所没有过的气质,这是可喜的。在那个时代,许秀云代表着向上的、新生的能量,她勇于向社会抗争,面临父母的指婚,她敢于拒绝。秀云对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和对信仰、爱的执着追求,既适应了这个现代社会的需要,也展现了新时代向上的精神动力。作家正是从这些人物性格的发展中捕捉到了生活中那股上升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其强.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J].丽水师专学报,1982(02):27-34.

[2]洁泯.人生的道路——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J].文学界(专辑版),2010(04):33-36.

万李敏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责任编辑  李佩瑶

0.257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