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市广灵县严把“三关”,精准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入驻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升全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队伍组建,严把“标准关”
按照“行业主管、专业对口、自愿协商”的原则,结合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排查,优先从两新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有共建带建任务的党政机关单位和行业性质相近的企事业单位中,选派政治立场坚定、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今年,经过推荐筛选,从市场、民政等部门选派35名党建业务专干,针对尚未组建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两新组织,实行“1对1”定点派驻指导;条件相对成熟的两新组织,实行“1+N”联系指导。
聚焦建章立制,严把“制度关”
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落实“八项制度”,全面加强管理问效。制定《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推行《工作日志》管理,按照“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共解难题、共同提高”的原则,严格遵守每半月至少到派驻点开展工作1次,切实指导好两新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渠道招才引智等。广灵县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成员单位要担起包联责任,重点围绕党建阵地建设、活动经费筹措等大事要事谋创新、求突破。
聚焦激励保障,严把“考核关”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严从实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日常由督导组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岗情况、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年底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职工评议等方式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党建工作指导员提拔任用、评优树模、补贴发放等相挂钩,通过严格的考核,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