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
在身到心到情到上下功夫,在依法及时就地上抓落实。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给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做“减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在重点民生事项上做“加法”。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更好由人民共享。
在给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做“减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在重点民生事项上做“加法”,就要在“三个要”上用力用心用情。一要在落实政策规定上用力用心用情。充分认识信访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切实把维护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工作出发点,特别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定下来的就要兑现到位,绝不能有半点含糊,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要在重视群众诉求上用力用心用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对群众合理诉求要认真研判、及时回应、解决到位,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三要在坚持举一反三上用力用心用情。聚焦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在化解信访个案中寻找普遍规律,疏堵点、除痛点,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
信访关系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明确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以习近平同志的谆谆教诲为指针,就要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时代属性,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为民解难尽责任、依法履职提质效、守正创新争一流,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各项信访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时强调指出:“真正解决问题,要真下、敢下。要善始善终,件件有着落。”以习近平同志的循循善诱为指南,就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带头领办“钉子案”“骨头案”,以上率下化解信访难题,推动案结事了、息诉息访。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深化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
枝叶总关情,信访抚民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胡羽
【责任编辑 李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