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战略性支柱产业
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大会,传达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及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在深化改革发展中突出文旅融合、突出改革创新、突出战略产业、突出全域理念、突出兴景富民,以旅游为体、文化为魂、改革为招、产业为用、发展为要、富民为本,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我市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奋力开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书记李俊明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部署相关工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操学诚到会并提出指导意见,贾雪峰、刘钢柱、王珍、陈义青、王建廷、范波涛、王志东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坚主持会议。
大会会场(范涛 摄)
会上,市外事侨务旅游局负责人传达了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市文化局、外事侨务旅游局和代县、宁武、五台山景区管委会5家单位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王建廷宣读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忻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更名为忻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通知》。
李俊明强调,要提高认识,顺势而为,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世界经济调整走势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选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1661”发展战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全域旅游。要按照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推进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创新为突破口,创新机制,培育市场,整合优势,加强融合,把忻州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非煤第一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我市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打造成为山西旅游重要集散地、京津冀后花园、中国旅游重要目的地和世界旅游重要节点城市。
李俊明强调,要坚持优势先行,叫响世界品牌。突出叫响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品牌、长城(忻州段)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积极推动管涔山—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景观遗产,努力使我市成为拥有3处3类世界遗产的品牌强市。要坚持规划引领,构建龙型格局。以五台山为龙头,以长城(忻州段)为龙身,以管涔山、芦芽山为龙胸,以黄河和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四河及四大温泉为龙水,全面提升龙型旅游格局的节点景区建设;要再一次发起“国字号”品牌新冲刺,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佛教、长城、黄河、红色、竞技、民俗等文化旅游开发,努力实现有中生优、无中生有。要讲好忻州故事,打造心灵之舟。立足资源优势,贴近消费需求,找准忻州文化富矿的“内核”,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通过全域内全民参与、多途径多方式组合推荐,展现忻州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载文,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新突破。要加快开放步伐,打造战略支柱产业。坚持大视野谋划、大产业策划、大项目推动、大企业引领,以最好的资源、最优的环境、最大的决心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引进项目、投资,而且引进先进理念、专业人才、管理团队、产业模式,以及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大开发、大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项目观摩、项目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个重点,以项目建设带动产品升级、服务升级。要紧盯市场导向,实现兴景富民。用好扶贫资金补贴政策,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借鉴“创卫”经验,推进“厕所革命”,与“一村一品一主体”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产业化和扩大群众参与度,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旅游网店“蜂群”战略,着力打造旅游创客基地。要加快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改革是关键一招,是硬任务、硬指标,必须按期完成。要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意见和实施方案,坚持六种模式路径、三大类改革措施和三类指导意见,坚持“一景一策”,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改革创新任务。要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景点)经营主体建设,坚持规范、开放、明责和集团化方向,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经营管理。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要素市场建设,适应“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需要,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借助各类新兴媒体,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向游客提供便利化服务。
李俊明强调,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营造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良好环境。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景区景点一把手、企业负责同志都要当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指导者、组织者、实践者。要抓好环境优化,坚持把“五城联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四项工作,作为硬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下大力气,补好短板,全面推进。要精心组织主题营销活动,不断拓展客源市场,抓好市场开发。要加强本土文化旅游人才的开发应用,坚持忻才忻用,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抓好人才支撑。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抓好政策保障。要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抓好考核激励,有效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郑连生指出,要不断深化认识,充分认识到忻州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紧邻京津冀的广阔旅游客源市场和经济转型为发展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要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动,促进旅游业全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要强化市场意识,始终本着游客至上的理念,加强市场调研分析,明确目标客户,在细分市场上下功夫。要坚持规划引领,市、县、景区都要规划先行,做好总规控规。要打造精品线路,从忻州五大旅游板块出发,着眼全球、全国、全省规划线路,使忻州成为国际特色旅游线路重要节点、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内重要旅游集散地、市域内特色旅游线连接地,全市一张牌,合力提升旅游品质。要深化景区改革,对各类景区(景点)准确定位,在多业经营、公司经营、特许经营、委托管理、混合经营中选准模式,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求实求是,切实配好班子。要完善配套项目,下大力气完善景区道路、水电气网、停车场地、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服务设施,抓好旅行社等服务主体建设。要加快项目建设,抓紧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经营主体,围绕全域旅游策划落实开工一批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景区景点。要创新推进机制,用好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要着力提升素质,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深化认识,以崭新的思维理念武装头脑;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旅行社、宾招单位、经营主体人员以及景区群众培训,提高各类人员服务八方游客的能力。要提升监管水平,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维护各方合法利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深化宣传途径,严格旅游执法,创造良好旅游环境。
操学诚对大会召开和市旅发委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从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全面推进旅游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操学诚指出,忻州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多元文化并存,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着发展全域旅游的明显比较优势,在全省三大旅游目的地、十大精品线路中忻州分量很重,在全省旅游发展布局中地位独特,希望切实发挥好五台山在全省旅游业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忻州市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省旅发委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忻州旅游业的改革发展,为塑造忻州美好形象、推动转型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副县长、旅游局长、文化局长,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五台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及经营主体负责人,市旅游改革发展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各景区管委会、景区经营主体主要负责人,市旅游协会负责人,部分星级饭店、旅行社代表,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和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