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忻州网讯 笔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共代县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代县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12339”发展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县脱贫、全面小康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该县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与全市持平,高于去年全县实际增速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左右和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市下达任务执行。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主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全面小康的推进力。预计完成脱贫14827人,整村脱贫80个村。其中生产就业脱贫7735人,发展教育脱贫874人,生态补偿脱贫2108人,社会保障兜底2110人,易地搬迁安置脱贫2000人。整合上级规定9类83项范围内的项目资金,重点用于80个年度出列贫困村,确保财政扶贫投入达到“双增长”。创新脱贫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2000万元项目的带动引领作用,打包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北半坡精准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带动北半坡6个乡镇66个村的贫困人口脱贫,实施10万亩干果经济林建设,覆盖贫困人口13500人。(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雁门关景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力争通过5A级旅游景区验收挂牌。持续推进“互联网+旅游”、“体育+文化+旅游”的营销模式,积极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协调对接,筹划举办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暨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自行车赛(代县站)、雁门关国际徒步大会暨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精英赛等国际性、全国性体育赛事,借助体育平台扩大文化旅游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力。年内计划新建移动大棚300座左右,发展特色辣椒种植、无公害水稻种植和地道中药材种植1万余亩,渗水地膜种植谷子达到4万亩左右。以扩群增量、提质增效为抓手,大力发展传统牛羊产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示范养殖场2个。落实总投资1300万元的水保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水利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农机深松作业项目。积极争取峪河综合治理、中解水库除险加固、王家会水库和2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四)加快工业升级改造,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全面完成25家球团企业煤改气工作。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减负60条”“工业20条”和市政府“减负48条”“工业26条”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发展钢钛产业、商贸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力争使牧原养殖、中药材加工、宝通40兆瓦光伏扶贫等项目尽快入园建设。(五)全力以赴抓项目,提升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初步筛选出项目51个,计划总投资136.3亿元。其中去年结转项目19个,总投资77.3亿元;今年新上项目32个,总投资59亿元。51个项目预计可转化实际投资53.2亿元。三次产业贡献比例为11.8∶73.3∶14.9。(六)聚焦城乡共建共享,提升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继续实施各项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工程52公里,完成生命防护工程38公里、公路危桥改造2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76个村1.9万人的饮水问题。配合做好大西高铁过境及代县西站建设。启动5个村农村特色风貌整治工作,全面提高村庄建设品位。(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经济发展的吸引力。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2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万亩,抓好灵河高速通道绿化和40万亩公益林保护工程。坚持把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35个,带动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在建设青山绿水的过程中实现增收脱贫。(八)脚踏实地惠民生,提升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启用滨河移民区、苏村、古城村、峨口等4所新建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800个。新建滨河移民区小学1所。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确保13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落实到位。新建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8个,新建、改扩建峨口、峪口敬老院。(九)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全力抓好国土管理,依法抓好财税征收管理,创新抓好综合治理。(十)改革创新促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稳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