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晋中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 2025-04-17 11:01:52    来源:山西市场网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今年年初,晋中市民营企业协会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全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倾听民营企业家的诉求与苦衷,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就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8234户,其中,企业18908户,占新增市场主体总额的32.46%,为近3年来最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经营主体42121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11957户,占比74.06%;企业117808户,占比27.97%,总数比上一年度增长5.7%。其中,95%以上为民营企业。

按照晋中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3.2亿元,同比增长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制造业支撑有力,彰显出韧性和活力;全市进出口额45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进口14.4亿元,增长403.9%;出口30.6亿元,增长4.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0.8%,制造业增长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市场经营主体中个体户存量最大,仍为全市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增速快,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全市工业生产保持稳定,非煤工业较快增长,展现了工业“主引擎”强劲。总体来看,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呈现特点为,一是“个转企”稳步发展;二是质量强市扎实推进;三是知识产权意识增强;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五是支持发展措施得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纵观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晋中市民营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要素保障存在短板。土地资源储备不足,土地指标日趋收紧,项目用地后备资源较为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用水指标缺口很大,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煤耗指标远远不能满足产能需求,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紧箍咒”。另外,排污指标受限制约产能,天然气购需指标不灵活等因素,也给企业发展带来困难。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企业转型发展动能不足,创新意识淡薄,对创新重视不够,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开展合作等创新基础也比较薄弱。以玛钢铸造业为例,太谷区全区拥有玛钢铸造企业110余户,只有12户企业拥有技术中心。注重“招商引资”多,对具备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本地优秀企业的成果转化关注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有企业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被外地企业窃取;有的企业注册商标被外地企业擅自使用,但相关企业并未采取措施进行维权。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发展的机构、力量零散,没有形成服务发展合力;相关配套制度、服务措施跟进不及时,相关人员服务发展能力欠缺;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存在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等问题。政策优惠利用不充分、不到位,有优惠政策企业还不知道,有些优惠政策兑现不及时,如“山西精品”“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奖励资金、税收奖补兑现存在未发缓发现象。执法尺度不一,存在“小过重罚”现象;合规标准不一,对企业的要求有时出现矛盾。

(四)人才保障存在障碍。无论是科研人才、蓝领技工,还是营销人才、电商、化验工,以及精通外语、网络的新媒体人才,普遍存在“用人难”问题。企业与外界接触少,缺少引进渠道,高级人才引进难。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工艺、技术,一线技术工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另外,劳动力市场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年轻人就业观念与现实需求不匹配、求业者劳动报酬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匹配、企业实力与用工成本不匹配等因素,也是影响企业人才保障、人力保障的主要因素。

  三、服务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鼓励、扶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方面,结合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依法公示各项审批依据、程序、所需材料等内容,制定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并严格遵照执行,优化行政许可服务,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推进许可审批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未经公平竞争,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制定免于处罚、从轻减轻处罚清单,杜绝乱检查、乱罚款、乱查封;规范开展行政检查,以问题为导向,限制过程性、预防性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四是依法规范投诉举报。依法规范各类针对民营企业的投诉举报,将投诉举报限制在依法合规的范围之内,出台措施制止、打击恶意举报、敲诈勒索行为,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推进政策落实。一是落实现有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国家、省、市各个层面、各部门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及措施进行全面梳理,分类进行归集汇总,做好宣传解读。同时,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措施,抓好惠企政策措施落实,使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二是制定适合晋中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晋中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晋中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制定政策措施要符合晋中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强化法治保障。一是开展法治宣传。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开展涉企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不断增强民营企业依法维权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开展合规审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合规审查,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管理漏洞,促进民营企业合规合法经营。三是化解矛盾纠纷。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调解组织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四是帮助企业维权。为民营企业提供维权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防范、制止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五是加强行政执法。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加强信用建设。一是做好信用记录。引导民营企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建立民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整合形成完整的经营主体信用记录。一方面夯实民营企业信用建设基础;另一方面为市场交易顺利进行提供信用查询便利。二是开展信用监管。推动各类行政监管信息网上公开,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三是推进信用修复。研究制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的政策,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进行重点治理;对轻微违法免于信用记录;对及时改正违法行为的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并尝试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扩大信用修复范围;对获得荣誉的企业在公示系统上予以标注公示,提升信用良好企业获得感。四是推动信用提升。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便利经营主体以承诺方式取得许可或者修复信用。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自愿加入、协同共治的原则,推动企业信用同盟常态化运行,进一步发挥诚信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激励更多企业守信重信,提升市场整体信用水平。

(五)引导转型发展。一是改善企业管理。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促进产品升级。支持民营企业提升标准化能力,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帮助民营企业搞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民营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梳理企业测量需求,为企业实施计量咨询和技术服务,提升民营企业先进测量能力。三是引导数字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创建,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范例;持续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维护网络市场秩序,促进网络经济良性发展。

(六)创新服务机制。一是整合相关机构。借鉴浙江等发达地区经验,整合晋中市转型综改促进中心(晋中市企业服务中心)、晋中市民营企业协会等现有机构、编制,成立专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晋中市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统筹主管民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团组织,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依靠社会力量。统筹协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帮扶企业;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各自资源,做好牵线联络,资源整合,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协作,携手发展;协调有关行业协会,整合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共同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作。三是抓好法律服务。依托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基本力量,开展常态化的法律服务。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与市律师协会密切配合,以律师事务所和专职律师为骨干,采取政府买单或公益免费的方式,针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及时、便利、快捷、得力的法律服务。四是改进工作方式。政策措施的制定,要听取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政策措施的宣传,要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要发挥好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政策措施的落实,要明确职责,开展督导。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加以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高小超1  郭霞2)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作者单位:1.晋中市民营企业协会    2.晋中市市场监管局

0.2652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