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宁肯新近出版的诗集《成为铁塔的方式》,共收录了103首诗,是作者近年来写作的结晶。透过“成为铁塔的方式”“追赶队伍的人”“我的心间布满通道”三部分内容,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根基与创作理念,透视出真诚可贵的自我参与意识及使命担当。
一、文体面貌和精神特质激荡时代使命
电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然而在宁肯笔下变得可感可触,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变得生动和有温度起来。在《和秋风一起走遍十月的山冈》的前半部分,可以感知到艺术是时代和现实的映像,追求向内深入的诗歌探索目标。
红枫高举火把
而我,学那些低垂头颅的谷穗
向上的路,必须躬身而行
还要像青纱帐中的玉米、大豆和高粱
抱紧怀中的果实与梦想
和秋风一起
翻越十月的山冈
我的线路啊,跟着我
连接起一座又一座山冈
连接起一个又一个村镇城乡
它们都是成熟而甜蜜的果实
结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
为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的家乡
送上光与能这是
我的双手实现的梦想
这不疾不徐的诗句里焕发出无限想象的神采,诗作在互感与交融中彰显新的审美意涵,层层推进的关键意象,交织出一幅宏大的风物图谱,在展示“工业之美”中连缀出“家乡之美”,以新颖灵动的形式,生动引申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和“鲜活人心”之间的律动。实际上“电”接通了社会的每一个神经,电使人类生活获得的是文明享受。宁肯无论是意象的寻求、图景的呈现,还是诗的肌理中独立性句法、意象并列、变换语法的运用,都可以看到他在意象选择和营造方面的用心,如海德格尔对“诗的本质”中所说:“诗是用词语并且在词语中神思的活动”。
二、个体多维情感迈向集体荣誉感的颂扬
诗人们似乎都有自身独特的写作资源和写作领域。宁肯置身劳动火热场面,以真切的体悟和情感代入,激情拥抱诗歌,把铁塔作为力量的化身,将工作现场当作生命与艺术的源泉、沉思于言说的“场”。歌颂劳动的崇高和工人的光荣,在他胸中鼓荡翻腾,如风如火,如浪如潮,也决定了他艺术创造链条上的审美路径。
作者用生命经验、责任意识,赤子情怀这三条主线,构筑了一个个变化多端却又极为稳定的意象,充满色彩、声音、形象、气味与节奏的元素的叙述劳动过程,涉及到景中人和景外人的风景感知,用生花梦笔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寻找着新的文学元素,成熟的、立体的并活态地把迷人的光芒与气息深融密织在作品的质地中。他的诗歌意象、诗情载体,不仅有捕捉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自然之象,也存在大河奔流、花开花谢的语境,往往借助在人间烟火的缭绕中通往超凡脱俗的神性境界,并提升时代的诗意层次和诗意境界。
“好诗不过近人情”。宁肯诗集为我们从各个角度展现了电网人的生存状态。诗人除了写攀爬、走线,也有贴紧心窝的那种情感,那略带伤感的父子离别的通感效应传递在字里行间,但他的文字里没有呻吟哀歌的味道。有的是在朴素的劳动中享受浓得化不开的真挚友谊,有的是工友们的灵魂慰藉,诗作《给师傅拜年》《在空中,都报平安好》中,道出了并肩作战的工友间筚路蓝缕,写尽相互理解扶持,鼓足干劲完成任务的欣慰、欢呼雀跃和喜上眉梢的情态。
三、立意与抒情的表达蕴含诗性智慧
他的诗作不唱高调、不装腔作势、不自我异化、不贩卖焦虑、不肤浅描述,而是通过能指和所指的巧妙搭配,生发出醍醐灌顶之辞。诗歌在极简的篇幅里呈现千姿百态而顾盼生姿,与读者形成灵犀互通的合鸣态势,犹如在心灵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宁肯的诗句是经过沉淀和思考的。在处理“诗”本初的杂念与臆想中,其实就像金子一样,把它放在砧板上,不断的捶打,用深刻独特替代浮光掠影,用踏实打磨祛除急功近利,用鲜活生动置换刻板老气。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的字和词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从而创造出优美生动的诗句。
生活中的意象是构成艺术高地的基石。“建设电网”的硬核浪漫,构成了宁肯诗歌中现实主义的浪漫色彩,他将工业题材同对诗艺的探索嫁接在一起,诗感想象力和知性思考力获得了双向延伸,理性的思辨和诗人个体经验相互交融,在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通感和知觉化等手法,体悟大千宏微,辨听灵性回声,呈现出的诗学景观接地气、抒真情、通心脉、有意味。
宁肯把诗歌作为自己生命和生活的栖居方式,诗歌是他心灵里流出的人生底色、艺术探索和精神向度。他有着率真烂漫的心理结构,在生活中他内敛、知性、深邃、精巧,是个真善美的追求者。其感知和情绪往往带有具体而微的时代精神典型性,其笔触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使平凡事物迸发力量。在恒常的路径中纵深开拓,在以情感人、以真动心、以美传情中,不拘泥于俗套,却避开了类型化写作的窠臼。次第展开的诗风有直率豪放与热情激昂、冷凝沉稳与含蓄婉转、纯净淡雅与清新淳朴、幽默风趣与干脆利落、直抒胸臆与托物言志,最终汇入电力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
在体悟吟诵中,随着诗人自由自在的悟性思维起伏、诗歌韵脚的游走,意识轮廓是铁塔巍巍耸立碧空,条条银线翻山越岭,携带着时间运行的巨大动能,照亮了那些被应许的美好生活和未来,我们正笃定地投入到这种新生活之中。
电网乃国之重器,其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之美的巨幕正在变革,人的体力之美越发稀薄,但始终追寻光明、传递光明的脚步从未停歇。新时代电力事业的万千气象给宁肯诗歌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巨大能量,他的思想和灵魂在展翅翱翔,当然崭新的时代镜像会让他诠释出更加高雅诗意的话题。(卢 丰)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