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严惩假劣护春耕 司法护航保粮安
发布时间: 2025-04-10 11:55:19    来源:山西市场网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农资质量安全事关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了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旨在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农资打假”审判工作,扎实履行刑事审判职责,依法从严惩处各类制售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进一步加强涉种子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等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突出对伪劣农资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为依法惩治相关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政策依据。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的严惩力度,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原载于2025年4月2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52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