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别让“黑科技”变成伤眼“凶器”
发布时间: 2025-04-01 20:51:57    来源:山西市场网

 45岁的林女士(化名)没想到,用来放松肩颈的筋膜枪,会让她差点失去右眼视力。连续加班后,她用筋膜枪高频振动模式按摩太阳穴区域,第二天清晨,林女士发现右眼仿佛蒙上一层磨砂玻璃,连手机屏幕上的字都成了扭曲的色块。急诊室里,医生的诊断让她瞬间清醒:晶状体脱位合并急性青光眼。那个她用来“拯救”疲劳的筋膜枪,竟成了视力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使用筋膜枪后会导致晶状体脱位呢?

 筋膜枪原本是健身爱好者放松肌肉的利器,设计初衷是通过高频冲击放松深层肌肉。但当它对准眼周时,每分钟2000-3200次的高频冲击就像给眼球安装了一台“微型打桩机”。晶状体——这个眼球内负责对焦的透明“镜片”,依靠数百根比头发丝更细的悬韧带悬挂固定。这些悬韧带如同吊桥的钢索,年轻时强韧有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老化松弛。对于近视超过600度的人群,风险更被成倍放大:他们的眼球如同被过度拉伸的气球,眼轴变长、巩膜变薄,悬韧带早已处于紧绷状态。此时若用筋膜枪冲击太阳穴或眼周,相当于给即将断裂的吊桥钢索再叠加一场地震。临床研究证实,这类人群发生晶状体脱位的概率是正常视力者的5-8倍。

 专业医生提示:这些风险地带部位千万别用筋膜枪。例如,眼周敏感区:眉骨、太阳穴、颧骨上方或后脑勺、耳周区域。临床案例显示,超过60%的眼部冲击伤源于对仪器作用范围的误判。如果符合以下特征的高危人群则要谨慎使用筋膜枪:高度近视人群、三高患者(血管脆性增加,震动易致出血)、骨质疏松人群(骨传导震动可能引发微骨折)。

 林女士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养生潮流裹挟着科技产品汹涌而来,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认知。与其依赖各种护眼产品,不如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李佳媛  邵瑛  冯荣华)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509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