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山西太原,尚未褪尽春寒,太原汾河湿地公园却因一群特殊的“客人”热闹非凡。放眼望去,波光粼粼,鸥鸟翔集,蹁跹起舞。
去汾河赏鸥鸟,如今已成为太原春日的新名片。据了解,今年红嘴鸥等栖息候鸟的数量和往年相比,提高了3成左右。除了红嘴鸥,黑鹳、白尾海雕、斑嘴鸭等165种鸟类也都在此共栖。随着汾河生态环境和水质的持续改善,这里已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停歇地和补给站。
这份“生态成绩单”得益于景区生态修复治理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形和水文条件,挑选适宜的植物品种,为鸟类提供了筑巢、栖息、躲避天敌的天然场所。
近年来,山西省从优化生存环境入手,从改善栖息地质量着眼,在全面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被打扰”的守护,最大限度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和谐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间。山西省林草局监测显示,山西省鸟类记录已达4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94种。褐马鸡从吕梁山扩散至全省,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19种鸟类刷新山西观测纪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珏 摄影:王婕)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