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第一窗口”。清徐法院立案庭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党建引领
打造模范先锋的示范之窗
立案庭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按照“支部建在庭上”制度,培树“夕阳红”党员调解团队党建品牌,在诉服大厅设置党员示范岗,深入春苑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学习交流活动,赴通湖路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逐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站服务
打造群众诉讼的为民之窗
依托诉讼服务中心,秉持“如我在诉”工作理念,打造“适老型”诉服机制,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司法新需求;增设导诉台及导诉人员,为来院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开通法律援助通道,由律师轮流坐班值守为当事人释疑解惑。同时在诉服大厅配齐了失物招领箱、饮水机、手机充电桩、雨伞、老花镜、助听器、书写板等便民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在诉讼第一站就有司法获得感。
多元解纷
打造矛盾化解的和谐之窗
积极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与县信访联席办建立研判联调机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与县司法局共同设立“商事调解工作室”,由律师担任商事调解员针对市场主体案件进行先行调解;与县妇联签署诉调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妇联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专业优势;与贯中社区、南门社区、通湖路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为多元解纷打好根基;与徐沟、东于法庭共同对接12家基层治理单位,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同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陆续对接了省金融纠纷调委会、省银行卡调委会、省医疗纠纷调委会等“总对总”调解组织,已实现100%对接。
信访化解
打造联系群众的温情之窗
日常信访接待中,严格落实信访首问负责制,耐心聆听信访人诉求,客观释法明理;在坚持每周二院领导接访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利用休息时间带案下访,倾听群众诉求,反复沟通交流,认真开展了释法明理和判后答疑工作;规范信访档案,由专人对历年信访资料进行整理,实行一人一档,做到每一个信访案件有卷可查。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杆。清徐法院将以“归零”心态、“满弓”状态,坚持干字当头、狠抓“九分落实”,将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做实、走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 本报记者 章大军)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