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别让数字化阅读的快乐被“套路”偷走
发布时间: 2025-03-14 16:34:16    来源:山西市场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数字化阅读已成为许多人获取知识、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上班途中、午休时刻,打开手机,就能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庞大的市场背后,一些数字阅读平台却暗藏消费陷阱,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充值容易退费难

“霸王条款”成拦路虎

消费者李女士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为了能畅读喜欢的小说,她在某知名数字阅读平台购买了价值298元的年度会员。可使用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平台上很多想看的书籍仍需额外付费,这与平台宣传的“会员全场畅读”严重不符。李女士深感不满,要求平台退还剩余会员费用,却遭到拒绝。平台客服称,会员一旦购买,概不退款,这是平台规定。

像李女士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数字阅读平台在会员服务上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平台虽然宣传会员可免费阅读海量书籍,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热门书籍、新上架书籍却被排除在会员权益之外,消费者仍需另行付费。而当消费者提出质疑或要求退费时,平台往往以“霸王条款”搪塞,让消费者有苦说不出。

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表示,平台在销售会员服务时,应明确告知消费者会员权益的具体内容和限制条件,若存在虚假宣传或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导致消费者误解并购买会员服务,平台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

自动续费“藏猫腻”

不知不觉被扣费

记者调查还发现,自动续费也是数字阅读平台的重灾区。市民王先生就曾掉进这个陷阱。他在某阅读平台看到一则“首月会员仅需1元”的优惠广告,心动之下便开通了会员。可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账户被自动扣除了19.9元的会员费。王先生表示,当时开通会员时,页面并未明确提示后续会自动续费,且扣费前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记者体验多个数字阅读平台发现,自动续费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些平台在用户开通会员时,自动勾选自动续费选项,且提示字体极小,颜色暗淡,很容易被用户忽略;还有些平台虽然在支付页面有自动续费提示,但位置隐蔽,不易察觉。更有甚者,部分平台在用户取消自动续费时设置重重障碍,让用户难以操作。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除外。不过,对于自动续费服务,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续费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并征得消费者同意。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

“免费阅读”是噱头

为了吸引用户,一些数字阅读平台还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海量图书免费读”“新人注册享终身免费阅读”……这些诱人的广告语随处可见。但当用户下载注册后才发现,所谓的免费阅读只是一小部分内容,想要继续阅读更多精彩章节,就必须付费。

大学生小赵是个小说迷,看到某阅读平台宣传“免费畅读热门小说”,便下载了该应用。然而,他刚读了几章小说,就被提示需要充值购买阅读权限。小赵气愤地说:“这完全是欺骗消费者,浪费了我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方面,闫艳军指出,平台进行虚假宣传,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同时,消费者因受虚假宣传误导而购买服务或商品,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平台赔偿。

面对数字阅读平台的种种乱象,众多消费者纷纷呼吁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数字阅读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平台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数字阅读行业的监督和引导,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督促平台依法依规经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自身在使用数字阅读平台时,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仔细阅读平台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谨慎选择付费项目,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数字阅读本应是一场愉悦的精神之旅,不应被各种消费陷阱所破坏。希望数字阅读行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数字化阅读带来的乐趣。□ 本报记者 余嫱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

0.2502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