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手环
近几年,随着量子领域多项重大科技突破,让“量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词。在购物平台上,打着“量子+日用品”旗号的商品随处可见,并且价格便宜。从量子水杯到量子鞋垫,从量子手环到量子美容仪,应有尽有。可谓“万物皆可量子。”
通过在多家电商平台的检索,记者发现,这些“量子产品”在商家的宣传中都具有种种神奇的养生功效。如“量子能量手环”,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细胞修复,调节身体机能,提升睡眠质量的作用。”“量子美容仪”,是基于“波粒二象性下更低频的能量衍射,将微小能量波输出至深层皮肤”来达到保持肌肤水分光泽,减少油脂分泌物的效果。“量子鞋垫”,则是植入了太赫兹能量芯片,为产品赋予了活化机能,纤体养生,阴离子杀菌除臭,红外线释放生物磁的功效。同时,在此类产品的买家反馈中,又不乏“这个商品对身体有益”“佩戴手环之后当天睡眠就变好了”等好评。如此种种,叫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
那么,这些功能神奇的“量子产品”,真的具有严格的科学依循和实际的养生效果吗?
这一点恐怕不然。目前的量子科学技术主要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纠缠,量子隧穿等领域,同信息科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结合相当紧密。生命科学领域虽然有生物分子检测,磁共振成像等量子技术,但由于其仪器设备昂贵,材料加工困难,研发实验尚不完善,还远未达到降低商品服务成本,大规模投入市场的阶段。至于所谓的“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纵向标量波”“五维空间零点量子”“超声波量子射频技术”,则更是毫无依据,站不住脚的“伪科学”。
那些挂着“量子”名头的康养保健商品,看似科技含量十足,实际效用到底如何,只有天知道。要说真有什么养生、增益作用,恐怕也只是消费者的心理暗示使然。商家、博主宣传的天花乱坠,介绍起自家产品功效时振振有词,论述起科学实质时却支支吾吾,言语模棱两可,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究其原因,无非是商品质量“不过关”,表里不一,货不对板,所以底气不足。商家在营销上打量子概念的“擦边球”,扯张虎皮做大旗,欺骗消费者,既不严谨,更不负责。如此,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良好市场氛围的构建,对保健康养市场的影响是长期且极负面的。
量子鞋垫。 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图文无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虚构或者夸大商品或服务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诱导老年人等消费者购买明显不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务。治理泛滥的“伪科学”产品,首先需要依法取缔部分虚假宣传的商家,督促其做出相应的整改,优化产品的内容和服务。其次,必须引导商家树立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营销,夸张宣传的行为。再次,也要提高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的科学素养,使得他们能够分辨科学与伪科学,避免上当受骗。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家需要擦亮眼睛,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指望靠打科学擦边球发“流量财”,挂羊头卖狗肉,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收益,但也会透支消费者对保健品、康养服务市场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旦耗尽,康养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自然无从谈起。认真对待消费者,有一分功效就宣传一分,有一分益处便阐述一分,以诚待人,才是根本的经营之道。靠着“伪科学”求销量增长,这条路走不好,也走不长。
值得注意的是,对量子保健品、仪器的追捧恰恰反映了消费者信任科技赋能的康养产品且愿意为之买单。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大众对保健品理解的深入,具有科技含量的康养器械市场将会迎来新的机遇,行业规模将会继续扩大。只要企业用心研发,商家合理营销,通过“科技关”,守住“诚信关”,把好“质量关”,就可以乘势而上,取得一席地位。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天然随行的保健养生,容不得“伪科学”来亵渎。(梁宇飞)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