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县坚持党建引领,深耕细作、精心开拓,办实“关键小事”,建强“党群阵地”,构建“幸福邻里”,不断推动全县城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从细节入手,以心换心,打造党员活动的“心灵驿站”和民众互动的“温情桥梁”,让党建阵地犹如一颗颗温暖的星辰,点亮小区每个角落。关注“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青年群体、孤寡老人等人群,精心打造“银龄活动室”“童趣阅览室”“翰墨书香轩”“暖新卡座角”等特色化、品牌化的小区党群阵地8个。先后组织举办书画活动15场,500余人参与活动;开办夜校12期,覆盖青年群体和新就业群体,真正让小区党群服务站成为党员活动的“主阵地”、群众议事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小窗口”,持续擦亮“新晋邻吾家亲”党建品牌。
持续壮大党建工作力量,培育骨干队伍,扎实推进政策宣讲,开展矛盾调解等工作,让基层党建的大树愈发枝繁叶茂。按照政策理论宣讲员、组织生活质检员、党员发展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党建示范领航员“五员”标准,组织67名社区兼职委员、45名非公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开展专题培训2次。组织“两支队伍”全覆盖包联8个社区和118个小区,开展政策理论宣讲203场,参与组织生活会112人次,召开联席会议28次,协调推动解决实际问题151个,有效提升了社区(小区)党建的质效。
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党员初心为笔绘就服务群众的工笔画卷,让温暖在细微处晕染。落实“四双”机制要求,在全县8个社区创新实行“2425清单法”,即“双报到”做到报到单位清、报到数量清“2个清”,确保做到全员下沉、精准报到;“双包联”做到明确包联单位、明确包联责任人、明确包联小区、明确包联户“4个明确”,实现深入有度、精细沟通;“双服务”做到亮共建成效、亮志愿服务“2个亮”,实现了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双评价”严格落实“5星评价管理制度”助推长效开展、高效落实。全县9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包联118个居民小区;1547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214名在职党员包联214户困难群众。开展“组团式”服务活动245次,认领“志愿式”服务岗位258个,开展党建联建活动85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850余件。
社区与驻区单位并肩同行,以合作之笔绘就资源共享的绚丽图景,共同奏响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社区与辖区内县公安局、第一人民医院、教育体育局等25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互助”共建模式。22名骨干医生为612名60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体检;教育体育局为56名学生提供免费上门送学服务;社区协助砚城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30余次,为牛氏博文醋业等辖区企业介绍工人35人,实现了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互助共建,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 (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