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络游戏里以春节为模板创造的节日
每到春节,关于“年味儿”的话题总能引发人们的热议。古有“爆竹声中一岁除”,今有“云端拜年送祝福”,一代人有一代人庆祝春节的方式,变的是形式,不变的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情怀。
整顿年味 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这两个小朋友是我哥哥家孩子,今天刚从武汉回来,另外两个是我孩子,四个小孩好容易凑在一起,是他们提出来想要吃肯德基,我也尊重孩子的想法,这不就带他们来了。”李萍一边招呼孩子们一边讲。
除夕傍晚,位于晋中市太谷区的一家肯德基店内来往的食客依旧络绎不绝。
“其实吃什么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孩子们难得团聚,还是要组织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李萍笑着说。
而一旁的赵女士则是带着妈妈一起来店里打包套餐。“爸爸妈妈平时很少吃肯德基,过年了家里老人小孩都在,炸鸡也算是一道年夜菜了,父母能尝尝鲜,小朋友也开心。”
在以往看来快餐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年夜饭格格不入,然而随着年轻人开始掌勺,对年夜饭进行创新和尝试,“第九菜系”正悄然崛起,年夜饭也越发多元。
汉堡、炸鸡、螺蛳粉……渐渐跻身年夜饭的行列,快餐文化与传统年夜饭的融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与碰撞,然而无论形式如何,背后承载着团圆的内涵从未改变。
“赛博过年” 年轻人解锁新玩法
“看,这是我朋友送我的祝柬。”“00后”大学生方莲熟练操作着一款手游的界面,展示朋友刚刚送给她的新年祝福。
方莲口中的祝柬是一款游戏——原神内推出的新年限定活动中的内容,可以DIY的电子信件。“在游戏里为朋友精心送上一份祝福,既有娱乐性还能将自己的心意带到,我认为这样比群发短信更有诚意,而且我也很乐意收到同样的祝福。”方莲说。
与方莲有共同爱好的人不在少数,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4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6.74亿人。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让在虚拟世界中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我要和朋友到原神里去过海灯节了,这是游戏里以春节为模板创造的节日,徜徉在游戏精美的设计中同样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游戏玩家晶晶说。
无独有偶,像类似推出新年相关活动的游戏数不胜数,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王者荣耀》《燕云十六声》等。此外,一些单机小游戏也不甘示弱,将游戏场景布置的满是“年味儿”。
“赛博过年”成为了年轻人的新选择,游戏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成为跨越时空的新载体,虚拟和现实的“年”在屏幕内外一齐上演。
共享年味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第一次亲手做木版年画,我很喜欢,我要把它贴在宿舍床头。”在太原美术馆“年自万物生”——2025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内,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吴贵玉兴致勃勃地说。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宋司马激动地讲:“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木版画,感觉非常神奇。通过亲手制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项传统艺术,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后我会更深入地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藏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寄托,小小的物件里蕴藏满满的爱意,非遗与年味的相遇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五福临门、梅花,春牛图……我们创作主要来源于传统题材,也将蛇元素融入其中,像这一幅前后大概需要将近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有外国的朋友来参观我们很开心,希望将属于我们自己的非遗技艺展示给更多的人,也让大家能够关注和传承春节非遗。”绛州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全生介绍。
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春节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升级,“China Travel”掀起热潮。在全球多地点亮的“中国红”里,中国也更加包容开放,与世界共享节日喜庆,讲述更多中国故事,让世界聆听更多中国声音。(见习记者 高皓月)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