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网讯 (记者 崔艳霞)1月14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24年12月15日获国务院批复。
这是太原市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义重大,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明确太原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规划》确定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强化底线管控,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规划》确定到2035年,太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28.88平方千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80.43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74.4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35.42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到2025年,用水总量不超过9.94亿立方米。同时,《规划》明确了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安全底线。
深化区域协同,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对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畅通六放射对外联系通道,保障武宿机场、临空经济区、高铁枢纽等开放平台和产业承接平台发展空间,支撑建设京津冀向西辐射的战略节点、内陆开放新高地;落实山西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布局,强化太原榆次太谷发展核辐射引领功能,形成辐射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和增长极,带动晋中、忻州、阳泉、吕梁四市协同发展。
统筹保护与发展,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规划》基于太原市自然地理格局,以三条控制线和主体功能区格局为基础,形成“一脉两屏四片区、一核两翼多板块”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聚焦空间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全龄友好、公平共享的城乡生活圈;落实工业强市战略,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引领,完善新质生产力布局;系统布局蓝绿空间,贯通串联山河湖城的生态廊道,优化公园绿地布局等方面。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