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新科技驱动内涵式发展的生产力新形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以管理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可以更好地提升行业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组织效能、营造创新环境等,可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助力建立更具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以及适应长周期、高难度科技创新顺利开展的体制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以管理创新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源配置
首先,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坚持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及持续的科技资源投入。因此,科技创新资源应该按比例被合理分配在短期收益项目和长期收益项目上,尤其应注重把企业资源相对集中在有利于人才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创新项目上,避免短期收益驱动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长期项目需要大量周期性的科研投入、持续的科技创新和不断的试错迭代,具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健全工作机制,通过管理创新有针对性地延长考核周期,推动考核方式由结果导向转为结果和过程并重。
其次,科技创新要求的管理创新还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原创性及其保护。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知识的创造、分享与应用,充分重视研发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文件、进度情况等资料收集工作,总结成功与失败项目的原因,增加技术知识存量、优化内部技术结构,加强自主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部门建设,探索驱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新范式。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内部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还应关注外部知识的引入,企业应通过产学研合作、行业交流等方式,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加速知识更新与迭代。
最后,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必须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把加快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放在优先位置,促进人才要素创新性配置,强化人才工作机制建设。通过管理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促进人才要素创新性配置,造就一支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素质科研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强化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带来的效益更多向一线科研人员倾斜,提高科技人才的工作内在动力和创业能力。有计划地加强科技进程管理和人员业务培训,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促进其更加主动地进行智力开发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强科技人员道德素质修养,建立积极向上的科研价值导向和持续饱满的科研积极性,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
二、以管理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效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务实高效的组织体系作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趋于平台化、生态化,科研组织主体走向开放化、多元化,这就要求通过管理创新打破传统科研层级结构的束缚,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科技创新生态,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现代化先进组织。
建立健全扁平化、网络化与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一方面,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网络化可以提升组织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提升创新质量和速度,使决策更加高效、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其不仅能促进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跨部门协作,提高企业发展决策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还能促进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作,吸引外部资源参与研发,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拓展创新视野和合作空间。另一方面,灵活的组织结构还能优化管理流程,促进知识的快速流动与共享,加速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效率。管理创新可以通过改进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员工素质等方式,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使组织能够更好提升效率、进行科研生产。如通过引入扁平化组织结构、推行项目管理等创新方式加快决策速度、提高推进效率;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经营目标和定位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确保高质量创新活力的持续可控;通过实施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实现对科研过程的精细化控制等。
三、以管理创新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管理创新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企业通过相应的管理创新,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充满活力的科研创新环境、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构建以全员创新创造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保持科研组织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和源源不断的创造能力,可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的双向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企业应积极培育和凝聚健康有序的发展共识,突出科技创新目标愿景,建立长短结合、理实结合的创新激励机制,使员工普遍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创新、乐于钻研技术、敢于探索未知、勇于反复试错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机会,确保知识与人才的积累与跃升。鼓励试错意味着企业需要甘于长期投入,容忍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将失败视为组织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其次,要重视人文关怀。企业应做到对科技人员分类指导关怀,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鼓励年轻科技人员联合申报项目、推荐各类人才计划申报等,多措并举推动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关爱科技人员身心健康,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归属感,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做好创新创造的宣传工作。企业应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讲好科研人员的创新故事,展示科研人员埋头苦干、奋力创新的昂扬风采,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营造人人以创新为荣的浓厚氛围。
四、结束语
总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组织效能和营造创新环境等管理创新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机制,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企业发展需要。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能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不断进步,促使企业加快迈入创新与变革的新时代,更好实现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刘芝润)
(作者单位: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