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担当新时代戒毒工作职责使命,推进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场所建设,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务审核、执法监督、所务公开等法治工作水平,助推戒毒执法管理和教育矫治规范化、法治化,确保场所各项工作不偏航、不走样。
完善制度体系 夯实法治根基
场所结合“法治戒毒所”建设指标体系要求,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标准、规范执法、依法管理、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等“五大体系”,成立法治建设专门领导小组,深入梳理戒毒工作流程,建立动态的制度评估机制,逐一细化规范,及时修订完善制度内容,确保制度始终与法治精神相契合,为场所各项工作提供稳固的制度基石。组织专班开展了《内部控制制度》汇编修订工作,细化执法措施和流程,补齐制度短板,堵塞工作漏洞,从财务管控、人员管理到业务流程监督等多方面明确职责,为场所可持续发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稳固基础。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确保重大行政行为、重大经济行为、重大执法行为及其他“三重一大”事项等都经合法性审查和律师签署意见后,再提交会议决定,持续确保各项工作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规范执法流程 彰显法治公正
在执法管理工作中,场所始终秉持着规范、透明、公正的原则,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完成迎泽区检察院驻所工作,坚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不发生因不服戒毒执法而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行为及民警职工违法犯罪事件,推动实现检察监督与戒毒执法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场所执法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戒毒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有关规定,戒毒执法音像记录做到“一户式”集中储存,戒毒执法资料及记录内容管理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监督管理系统建立并有效运行。持续加强语言规范、动作合规、警容风纪等内容的监督,按相应任职资格配备机要、档案及各专业中心岗位民警,以一月一考核、半年一评定、年终一汇总的形式切实在以考促干上展现新风貌。
强化法治教育 传播法治知识
场所坚持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的首要任务和必修课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学法用法清单及落实督导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和年度学习考试,将法治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民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全年场所学法考试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100%。积极推进场所法治文化体系建设,在戒治区、戒毒人员课堂、楼道等处制作法治文化宣传栏,大力打造法治文化长廊,设立法治图书角和宣传橱窗,将法治教育纳入戒毒人员的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知识竞赛、法律咨询和传统文化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戒毒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通过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所开展疑问解答、法律援助和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积极组织好“4.15”“6.26”“12.4”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戒毒人员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不断树牢法治理念、完善法治监督。
推进所务公开 打造透明法治
公开透明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场所全面落实《司法部关于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时准确公开公示执法主体、权限、依据和涉及戒毒人员切身利益的奖惩等信息,主动接受戒毒人员亲属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持续拓宽所务公开渠道,通过所内网、公示栏、新媒体平台等及时发布戒毒所工作动态、执法信息、财务收支等内容,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咨询与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社会大众深入了解戒毒所运行情况,打造“阳光戒毒所”。严格贯彻落实生产安全和生产经营有关法律法规,持续规范劳动用工备案、职工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和社保管理,不断加强司法厅法援中心、太原供电公司、南江宾馆三家租赁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依法依规经营。
提升队伍素养 筑牢法治力量
制定场所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以戒毒人民警察实战大练兵为抓手,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全面抓好政治理论、党纪国法和戒毒业务知识学习,确保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民警队伍。建立健全立体化、多层次、全天候的执法监督检查体系,构建纪检、政工部门与戒毒大队执法监督信息互通共享机制,通过现场反馈、下发整改通知书和定期检查等方式开展事中监督、过程监督、即时监督和事后监督,不断提高监督效率,切实用监督强化制约、用执纪划清底线、用问责传导压力制。持续开展业务培训,涵盖法律法规、执法技能、教育矫治方法等多领域知识与技能提升,鼓励民警参加学术交流、案例研讨、考取证书等活动,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理念,为法治场所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葛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