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网讯 12月17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一项涉及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综合性顶层设计,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近年来,大同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即“12348大同法网”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跨入新的里程碑。
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包含“12348大同法网”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具有服务和监管功能。服务功能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法律事务咨询、法律服务指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案例查询”等公共法律服务;监管功能是面向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服务机构实施监管,作为行政管理手段的延伸补充;同时为政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决策依据。目前,该平台主要有五大板块:一是法律服务板块。我们将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信息全部上网,建立了大同市法律服务地图,供群众一键查询,同时能通过地图导航至最近服务点。二是法律咨询板块。涵盖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司法鉴定、仲裁、法考八项法律服务,均提供在线留言咨询。由驻场服务团队通过7×24小时服务的方式,实时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此外,还有AI智能咨询能够满足群众对咨询事项需求。三是线上服务板块。可进行业务查询及业务指引一步到位,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事项办事流程和收费标准,供其参考,让群众“少跑路”。四是便民服务板块。提供自助查询相关法律文书模版,工伤赔偿、诉讼费等法律相关费用计算和法律条文查询。五是信息发布板块。推送全市普法工作动态,并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权威解读。
据了解,大同市司法局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整体效能,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服务布局,推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功能互联互通,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一是实现实体平台全覆盖。全市共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区)级中心10个,乡镇(街道)工作站126个。今年,各级中心、站点共为3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二是“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覆盖。目前开通2条服务热线,组织律师提供专业后台坐席服务,为全市群众提供7×24小时、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共解答电话咨询17830人次。三是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大同市司法局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今年10月9日,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市司法局统筹安排全市271家法律服务机构、100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轮值,提供在线服务,并引入清华大学“水木智法”AI机器人进行自助服务,试运行期间,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访问量已达1.4万余人次,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目前已具备正式上线条件。(庞善好 安红岩)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